南宁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_连心网

首页 >  工作报告 >  市级工作报告 > 正文
南宁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 年2月14日在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南宁市市长 周红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及市人大、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促和谐,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实现了“三个2000亿元、一个1000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九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首府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完成2211.5亿元,增长13.5%,连续10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全部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8.2亿元,增长3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44.2亿元,增长42.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由上年排全区末位上升至第五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2.9亿元,增长23.6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3.7亿元,增长37.1%,继2009年突破千亿元大关之后,仅用两年就突破20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73.2亿元,增长18.5%。

  ——财政收入完成363.5亿元,增长20.8%。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06.3亿元,增长6.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达到20005元,增长10.9%,高出全区115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848元,高出全区617元,增长16.8%,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个百分点。

  ——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二连冠,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市向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中期显成效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开拓进取、奋勇向前!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注重以转型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新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6∶36.2∶50.2调整为13.8∶38.3∶47.9,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58.9亿元。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市财政安排3.7亿元工业发展资金、7亿元工业用地储备资金,多方筹措45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资金,重点发展铝加工、机械装备与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亿元企业达403家,比上年增加103家,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6.3个百分点。富士康南宁科技园高新园区项目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正式投产,南宁电厂1号机组并网发电,南南铝20万吨板带型材、广发重工整体搬迁、五菱桂花专用汽车项目顺利推进。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83家,完成工业产值1361.8亿元,增长52.5%。全力提升服务业水平。华南城、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大商汇等一批重大商贸物流项目加快推进,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东盟·川桂商贸物流园建材专业市场开业,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正式落户南宁。全市新增国家3A级以上景区4家,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439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2.4亿元,旅游总人数及总收入均居全区第一。成功服务和举办“两会一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荣获最具特色民族节庆奖,全年举办展会节庆活动105场(其中各类专业展会73场)。大力实施“引金入邕”战略,全年新增驻南宁银行类金融机构5家、保险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1家、小额贷款公司12家。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数字南宁”建设加快推进,荣获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命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市财政筹集和安排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2亿元、农业发展资金3.3亿元、惠民补贴资金7.2亿元,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糖料蔗、桑蚕、食用菌、生猪、家禽等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横县朝南村“土地流转+先进实用技术”的新模式引领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14万多亩,位居全区第一。圆满承办首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

  (二)注重以项目促投资,发展内生动力得到新增强。深入开展“发展环境建设年”主题活动,推行“绿色通道”服务,实行重大项目集中联合审批,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主题活动,全市施工项目7524个,增长49.7%。城建计划项目613个,完成投资250多亿元。继续打好“五场攻坚战”。工业经济振兴攻坚战成效显著,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24.0亿元、增长48.2%,工业技改419.6亿元、增长54.7%。珠江啤酒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投产,富士康南宁科技园沙井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产业园区建设攻坚战扎实推进,高新区等18个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95亿元、工业项目投资28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89.2亿元,建设标准厂房51.7万平方米,储备工业用地695公顷。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掀起新高潮,全年完成投资69.5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15.9%。青啤·海尔总部大厦等项目开工建设,自治区重大公益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向综合保税区过渡,邕江大学新校区建成并招生,蟠龙片区、龙岗片区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发。“中国水城”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投资35.8亿元,民歌湖—竹排江—南湖水系贯通,青秀湖公园、相思湖公园建成启用,“一江两湖”水上旅游正式开通。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攻坚战成效明显,全年完成投资238.1亿元,南宁铁路枢纽加快建设,南宁至钦州高速铁路正式铺轨,城市轨道交通、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南宁至贵港Ⅱ级航道、南宁港一期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三)注重以统筹促协调,县域发展取得新成效。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兴宁区、良庆区及长塘镇、伶俐镇、江西镇、金陵镇、蒲庙镇、吴圩镇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六景工业园区等县域工业园区发展加快,六县工业增长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1.4%。县域文化旅游活动异彩纷呈,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宾阳炮龙节、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隆安“四月八”农具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影响力日渐扩大。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安排3000万元完成241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五化灌区、西津电灌总站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64座,完成80座,解决农村3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渠道防渗507.7公里,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7万亩。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贫困地区第二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村屯道路96条、132.8公里,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家庭水柜759座、小型集中供水工程86处。第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投资1.7亿元,新建、改造线路732.7公里。完成6个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及1087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宾阳县黎塘镇、青秀区长塘镇等一批特色名镇加快建设。

  (四)注重以建设促宜居,城市品质得到新提升。《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获国务院批复。五象新区、“中国绿城”、“中国水城”建设规划及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圆满完成,城市环境改造、工业经济振兴、文化设施建设等规划不断完善。外东环、相思湖、凤岭等片区建设加快推进,朝阳商圈等片区的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城乡风貌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稳步推进。城市道路、桥梁、人行过街设施、小街小巷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路网和城市组团之间路网进一步完善。积极参与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大力推进郁江老口航运枢纽、邕宁梯级等项目。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数字化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启动城市建筑垃圾机械化密闭运输工作。市区易涝点从2010年的25个下降到13个。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覆盖六县并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顺利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阶段性检查。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空气和噪声、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绿满南宁”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7.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6573亩。全年市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为96.2%,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三。邕江5个地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47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全部建成,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12169吨,二氧化硫减排118吨,氨氮减排72吨,氮氧化物减排81吨。预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8%,超额完成下降3.8%的年度任务。

  (五)注重以改革促发展,科学发展新机制取得新成果。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正式启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次引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10家市本级融资平台公司中已有7家公司经广西银监局审批通过划转为一般公司类贷款。丰林木业、八菱科技成功上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市本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机制。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88家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自治区验收。启动扩权强县改革。稳步推进“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六连冠,组织实施第五轮创新计划项目510项、产业重大科技专项12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62项。取得科技成果1231项,专利申请2225件、专利授权1156件,均居全区第一。

  (六)注重以开放促活力,对外交流合作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合作,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缔结国际友城和国内友城各2个。加强与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新进展。深化与北钦防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强化科学招商,注重招大引强,百威啤酒、沙伯特、三一重工等世界、国内500强企业项目成功引进。全年实际到位内资657.3亿元,增长25.0%;外商直接投资3.7亿美元,增长13.1%。主动服务本地企业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共有6家企业到境外投资、2家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全年进出口总额25.1亿美元,增长13.9%,其中出口总额16.6亿美元,增长4.8%。

  (七)注重以惠民促和谐,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帮助下岗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6万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352.5万人。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公办普惠性幼儿园15所,新、改(扩)建并投入使用幼儿园55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2.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5.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投入4791万元为上林、马山、隆安三个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13.4万名学生免费提供营养午餐;率先在全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9%。顺利完成职教攻坚任务,并荣获“自治区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市”。以医改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城镇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为97.8%、94.4%,全市1384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部完工,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全年无重大传染病爆发流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南宁孔庙一期建成开放,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项目加快推进,完成6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7万场,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等活动精彩纷呈,“2011·大地飞歌民歌大赛”首次成功举办;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新编粤剧《江姐》成功上演,新编大型粤剧《海棠亭》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优秀演员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新闻出版行业监管规范有序,文化市场繁荣稳定。大力弘扬“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涌现出上林县石兰松“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宾阳县韦曰坚“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等模范人物。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李宁体育园建成并投入使用,2014年世界体操锦标赛成功申办。完成保障性住房39597套(户),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诚信计生工作覆盖83.1%的村(居)委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对猪肉、粮油、蔬菜等商品实施临时价格干预,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挂钩机制,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5.7%,低于全区0.2个百分点。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明显。“平安南宁”建设全力推进,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市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20%。创新民族事务社会管理工作,启动全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各级财政投入33.51亿元,2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顺利完成。

  (八)注重以作风促效率,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和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和考评机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政府执行力明显增强。集中开展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清理,严格规范公务接待,严格控制党政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积极开展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保障资金安全和工程质量。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共办理自治区和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224件,政协提案682件,已全部办结。制定、完善并实施依法行政各项制度,严格按程序起草、审议、发布文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2件,出台政府规章5件。一年来,我市侨务、宗教、台湾事务、审计、统计、人防、保密、农机、供销、水库移民、地震、档案、地方志、老龄、口岸、社会科学、机关事务管理、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市直部门和单位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安全、金融、税务、通信、邮政、供电、烟草专卖、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气象、铁路、民航、海关、海事、边防、检验检疫、城市调查等中央、自治区驻邕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饱含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全市各族人民迎难而进、奋勇争先的豪迈气概和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的强大合力。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的结果,是海内外朋友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转方式调结构有待加快;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加大;出口增速放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社会管理难度增大,影响稳定因素增多;干部执行力有待增强,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步伐亟须加快等。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到2015年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稳步提升、在全国五个自治区首府城市排位居首、在西部省会(首府)城市排位靠前、在全国大中城市排位前移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上来,在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伟大实践中勇攀高峰、铸造辉煌。2012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南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开展“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落实年”活动为引领,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五象新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四大建设”,突出抓好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加强“三农”、稳增财政、改革开放、维护稳定“六项工作”,着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赶超跨越取得新突破,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额增长1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按自治区下达的目标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

  实际工作中,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朝着更高的工作目标去努力。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复苏面临重大挑战。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南宁作为中国与东盟开展经贸和各个领域交流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将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而且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作为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既有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基础,又有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条件。但是,各城市竞相发展,给南宁争先进位带来一定的压力。我们要全面开展“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落实年”活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的全过程,在推动科学发展赶超跨越上见行动、出实效。

  一是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在强化创新驱动和节能减排中转变发展方式,在提升质量和增创品牌中增强发展优势,在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中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形成更加符合我市比较优势、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更加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560亿元以上,全部工业总产值265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421亿元以上。

  二是千方百计增投资扩消费促出口,在增强经济发展均衡性上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坚持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并重实施、经济建设项目与社会文化项目双轮驱动、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有机结合,着力在重点工程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完善流通体系、搭建消费平台、培育消费热点,着力拓宽消费市场;开拓国外市场、加强交流合作、发展对外贸易,推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一起发力,做到投资拉动不减弱,消费拉动大增强,出口拉动上水平。确保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5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5亿元以上,增速不低于全区水平;出口总额增长10%;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

  三是倍加注重促减排强环保,在建设生态文明上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市、环保优先之路,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由“以环境换增长”向“以环境促增长”转变。力争2012年森林面积达144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35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7.3%。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

  四是集中精力推改革拓思路,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上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坚持在五象新区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征地拆迁安置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改革创新上迈出更大步子,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应对危机和困难的能力,形成区域竞争的新优势,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五是尽心竭力惠民生促和谐,在保障民生上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民生保障有机结合起来,与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对民生的投入只增加不减少、民生工程的覆盖面只扩大不缩小、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只提高不降低。确保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06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6550元以上。

  经过努力,全市将呈现科学发展、实力增强、结构优化的经济新格局,展现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环境优美的城市新面貌,显现城乡协调、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社会新局面,人民将过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明显提高、幸福感明显增强的新生活!

  三、2012年主要工作

  为实现今年目标任务,主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做大做强工业,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优先发展

  优化工业结构。出台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企业、企业家奖励政策,企业创新、创品牌鼓励政策;继续安排工业发展资金、工业用地储备资金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工业项目用地,支持工业发展。突出发展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战略性主导产业。大力推动化工、轻纺、新型建材、造纸、食品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以富士康为龙头,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形成更大优势。年内机械制造业产值力争超4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铝加工产业产值双超100亿元。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100项重点新开工项目和50项重点续建项目建设。力争富士康南宁科技园(沙井)项目部分生产线、南宁电厂2号机组投产;南南铝加工20万吨项目大型材挤压车间、熔铸车间上半年投产,中厚板车间年底投产;广发重工整体搬迁技改项目结构件车间上半年投产;双汇食品公司肉制品生产项目、五菱桂花2万辆专用车等项目年底投产。加快广西三一机械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推进一批富士康配套企业落户南宁。

  做强工业企业。实施“百亿元工业企业工程”,加大对富士康、南铝集团等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力度,力争到2013年富士康南宁科技园产值突破100亿元、2015年南铝集团产值达100亿元。实施“十亿元工业企业工程”,加大项目建设、技术改造、要素扶持,培育壮大一批超10亿元企业,年内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3家,总数23家以上。实施“亿元工业企业工程”,通过技术改造、盘活存量、招商引资等方式,培育和引进一批亿元企业,壮大企业总量规模,年内新增亿元企业50家,总数453家以上。实施“小型企业上规模工程”,扶持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尽早上规模,年内新增上规模企业30家以上,总数930家以上。实施扶微工程,采取投资者出一点、财政补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规费减一点、职能部门帮一点等办法,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民生服务为主的微型企业。

  壮大工业园区。继续完善园区规划,抓好产业分工布局。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机械装备制造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以市场化方式多元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投资80亿元、建设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推进园区土地集约化发展,加强园区土地储备。加大园区招商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加强工业创新。全面开展“质量兴企”活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完成技术创新及两化融合项目300项,投资10亿元,认定新产品100个,认定企业技术中心8家。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继续推进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和生物产业发展资金。

  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加快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加大对民营经济  发展的金融、资金、土地支持,加强民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县(区)域经济。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融合互动,发挥各县(区)资源和区位优势,主动接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推动各县(区)发展特色农业、农(林)产品加工和优势资源型工业,培育发展农村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业,推进名镇名村建设。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

  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和安吉、江南、金桥、空港物流5个园区(基地)及武鸣、宾阳黎塘、横县六景、隆安那桐、邕宁牛湾5个物流中心,重点推进华南城、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期)、广西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南宁空港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过渡,着力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

  积极发展金融业。继续实施“引金入邕”战略,设立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金融组织机构建设,发展壮大微型金融主体,扩大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企业上市。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推进五象新区“金融街”建设,推动南宁区域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金融机构集聚区建设。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业。推进南宁高新区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新技术应用和发展。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推进县域和农村信息化进程。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启动市民卡工程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社会管理电子视频监控系统、数字绩效平台、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中国—东盟信息平台。加快推动中国联通总部基地和南宁市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建设。建设“智慧南宁”,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

  大力发展会展业。积极引进各种国内外大型论坛和专业性会议,加快发展知名会展企业和会展品牌,全力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认真筹办南宁国际学生用品交易会、2012广西(南宁)台湾名品博览会等展会,努力把南宁建设成为集餐饮、娱乐、住宿、购物于一体的会展经济(中国—东盟)区域性核心区。

  加快发展旅游业。以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和组织中心为主线,加快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大明山国际山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大王滩生态环保旅游区、昆仑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南宁国际旅游中心及龙象谷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旅游产业和产品升级。

  大力发展商贸业。编制和完善城市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开展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提升原有商业集中区,打造一批大型工业原料、农产品、消费品、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推进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积极推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自治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专业园区申报工作。加快建设南宁软件园、中盟科技园,推进以软件研发、软件技术服务、信息技术研发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发展以运营服务、内部管理为主的业务性流程外包和以工业、工程设计为主的技术性流程外包。积极引导和鼓励生产性企业服务外包,大力支持服务性企业拓展外包业务,特别是拓展离岸外包业务。

  (三)加快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

  完善新区建设规划。坚持“文化立城、文化建城、文化强城”战略,按照“现代、生态、便利、特色”的要求,把五象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年内实现“一年新面貌”目标。完善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分区规划、控规、专项规划和村镇规划。做好交通规划,实现五象新区与南宁老城区、外东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火车东站、机场新航站区的便捷交通衔接。做好新区地下管网、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完善七大板块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发展与功能完善良性互动。

  制定政策保障。完善工作协调机制,落实项目业主、征地拆迁和安置工作责任制,完善新区管理体制机制。重点研究制定土地回收、招商引资、投资融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回建安置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通过BT、BOT等模式参与新区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建设。

  加快五象新区“双百”项目建设。安排305亿元推进100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推进“三纵三横”主干路网框架形成,连接七大板块的主要道路和五象、青山等跨江大桥开工建设;建设水、电、气等市政配套设施,五象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并通水试运行,开工建设五象新区供水加压站等城市公共配套项目;建成市二十六中五象新校区、良庆区玉洞小学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市三中五象新校区、邕宁高中龙岗新校区、良庆区玉龙学校、良庆区人民医院、南宁市综合档案馆及良庆河综合整治三期工程等项目建设。重点产业项目方面,大力推进广西文化产业城、体育产业城、台湾健康产业园、南宁东盟物流基地、龙象谷一期项目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广西体育中心二期、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南宁中央直属储备糖库、年产16万吨锌基合金加工技改等项目;开工建设广西体育中心三期、南宁玉洞交通物流中心、五象总部大厦;加快推进青啤·海尔总部大厦、中国联通南宁总部基地、金川总部大厦等项目建设。

  (四)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抓好主要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选育繁育,推广先进适用和生态种养技术,发展环保型种养殖业,规划建设一批种源基地。启动市“农业专家大院”建设。

  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带、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鼓励民间资金投入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658万亩、总产209万吨,超级稻推广面积156万亩。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推广“朝南模式”“金穗模式”“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努力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发展特色化,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抓好“菜篮子”工程。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开辟新菜地,完善4000亩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2个标准化蔬菜基地,播种蔬菜250万亩。加强肉蛋奶生产基地建设,肉类总产63万吨,水产品总产21.6万吨。加强对动物产品的检疫检验,农产品质量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

  发展林业经济。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因地制宜推广林鸡、林蜂、林药、林菇、林花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年内力争全市林下经济种养面积125万亩、产值18亿元。重点培育一批林业种植、养殖专业户,培育一批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竹藤加工等专业村、专业户。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

  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快推进放心粮油市场网络建设,推进“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加强农超、农企、农校对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扩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其制成品在东盟国家的市场占有率。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节水改造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一批小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46座、年内完成168座,实施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2座,解决农村2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县乡道路联网和通村水泥路建设,重建和维修加固农村公路危桥。加强土地整治,实施城乡风貌改造,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统筹城乡电视、电信设施和互联网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扶贫力度。以上林、马山、隆安、邕宁等县(区)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不断改善贫困村屯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抓好产业扶贫,培育发展百香果、中药材、桑蚕、养殖4个重点产业化扶贫项目。切实抓好社会扶贫,积极开展中心城区、开发区对口帮扶贫困县(区)和亿元企业帮扶贫困村活动。切实抓好信贷扶贫,扩大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贷款和贫困农户贴息贷款规模。做好与靖西、那坡的对口扶贫工作。

  (五)增投资扩内需,切实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促进项目投资。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向,谋划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突出工业招商,采取重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企业。清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妥善解决拆迁安置滞后和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土地“节约集约”,探索耗地少、结构优、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新路子,千方百计保障项目用地。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加强银、政、企合作,深化市级融资平台改革,做好土地收储工作,想方设法筹措项目资金。加强政府投资管理。

  鼓励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及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医疗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产业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建立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推动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完善面向民营企业的投资融资、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进一步做好财税工作。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加强税收征管,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重点用于保障民生、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社会管理创新,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完善市本级财政管理体制,加强财政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办好南宁消费购物节系列活动,打造辐射力更强的节庆促销品牌。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支持以自住型为主的需求。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力度,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引导房地产企业参与县域城镇建设。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等市场服务设施改善工程建设,推动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加快建设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面向东盟的商务总部基地、高新区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培育进出口经营主体,重点培植和发展机械、电子、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及生物制药行业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扶持有能力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努力开拓东盟、俄罗斯和中亚、中东、南美市场。

  (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根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火车东站周边地段城市设计》等重点规划。调整完善城市路网规划。重点完成打通老城区及凤岭新区断头路、民族大道沿线交叉路口改造等交通节点过街设施、城市快速路系统设计研究。继续完善“中国水城”“中国绿城”建设规划。完成城市内河水系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与利用规划、“中国水城”文化旅游策划规划研究、城市水质改善和水环境生态恢复规划研究。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重点推进南宁铁路枢纽及南广、南柳等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一期工程、南宁港一期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南宁外环高速公路(三岸收费站外移)、轨道交通1号线、东西向快速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兴宁路、民生路为重点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建设更具南宁特色的步行街文化商务区。推进北湖北路2号等旧改项目、沿邕江两岸上尧片区等“三旧”改造和位子渌村等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研究市政道路和管线“三同步”建设新模式,完成30条城区小街小巷改造和6座市区主干道人行过街设施建设。整治市区易涝点,对28条城市道路排水管渠进行清淤疏通,完成二坑溪、朝阳溪上游等5条内河清淤。规划建设一批公厕、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变电站、加油(气)站、邮电所等城市配套工程。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向乡镇、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延伸,加强户外广告管理,深化泥头车密闭化运输工作,加强建筑垃圾、渣土消纳场的管理,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规范“创业街”、跳蚤市场管理,完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加快市区范围路灯编码设置工作,拓展“12319”城管服务热线功能。推进环卫管理工作市场化。扎实推进交通畅通工程,加强重点区域停车场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完善公交站点设计和布局,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实施民族大道全线畅通工程,加强道路通行秩序管理和交通疏导,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

  建设宜居生态环境。提升“中国绿城”水平,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加大市区树木种植力度,重点推进五象湖公园、五象岭森林公园、青秀山风景区、凤岭儿童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继续实施“绿满南宁”造林绿化工程,重点推进“绿满邕江”工程,加快邕江两岸滩涂地绿化美化工作。加快“中国水城”建设,重点推进郁江老口航运枢纽、邕宁梯级、江北引水干渠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南湖—竹排江—民歌湖景观绿化提升工程,打造“水城精品环线”,开工建设南湖—竹排江水系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完成茅桥东湖、西湖建设,基本完成沙江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期河道主体工程建设,推进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对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控;大力推进节能技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推进制糖、建材等行业循环经济建设;开展节能环保型变电站建设,推动绿色电网构建,启动“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完成一批三星级以上标准的绿色建筑。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制浆造纸、淀粉酒精、制糖等重点污染行业废水深度治理工程,开展工业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建筑噪声、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管网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推进农村连片综合整治和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年内80%以上的乡(镇)完成生态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备用水源建设,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

  (七)加强改革开放,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加快经济领域改革。采取合资合作、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完成职工分流安置后的“壳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有效办法。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扩权强县。深化国有农林场、华侨农场等改革。完成供销社改革。

  加快社会领域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基本药品配送长效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开办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稳步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力争成为全区配套改革示范区。

  加强科技领域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推进“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南宁)示范基地”。启动科技风险投资,抓好创新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三大科技计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民生发展科技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节能减排科技示范、自主创新环境优化“八个科技工程”。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南宁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建设,充分发挥“南宁渠道”作用,不断扩大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深化与港澳台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以及大西南经济区合作,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区域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南宁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中坚和核心作用,加快推进“南宁—北海经济带”、“南宁—崇左经济带”建设,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参与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桂西资源富集区的互动发展。完善口岸功能和通关机制,配套建设航空、公路、铁路、水路口岸通关设施,发展口岸经济,吸引知名外向型企业落户南宁。

  (八)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提高城市软实力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继续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市所有村屯全覆盖。加快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行业、企业、私人博物馆建设。鼓励文艺创作,推出一批符合时代精神、反映南宁风土人情、在区内外有影响力的精品。积极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加强新闻出版管理,促进新闻出版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建设多功能广播影视中心,实施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完成南宁电台调频广播同步覆盖网工程建设,搭建市级应急广播基础平台,开展农村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实验工作,推进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协助办好2012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落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整合、重组文化资源,继续发展节庆会展、文化创意、演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动漫游戏等重点产业。继续推动新会书院粤剧、邕剧天天演项目,打造“风情南方”天天演项目。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提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及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等节庆品牌影响力。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创意印刷产业园、中国—东盟儒家文化产业园、唐人文化园、邕州老街、民歌湖现代艺术休闲街等文化园(街)区建设。启动广西文化产业城、梅帅元实景演出等项目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特聘专家、人才小高地、博士后工作站、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专业化人才培养五大人才平台作用,扩大人才培养的领域和范围。加强人才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办好“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活动,提升南宁人才工作国际化水平。

  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继续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的精神文明建设,学习践行“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和弘扬“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深入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感恩教育”、“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做有礼貌的南宁人”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等活动。突出抓好诚信教育和诚信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化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九)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扩大创业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计划,扶持发展小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拓展“12333”就业援助呼叫系统功能,完成全部乡镇(街道)、社区及100个重点行政村的就业服务平台网络信息建设。统筹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力争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万人,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微型企业创业培训3500人次。建立市本级劳动保障维权指挥中心,在各县区(开发区)设立分中心。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乡社会保险参保规模,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加快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实现五项社会保险“一卡通”。突出抓好“改制国有企业等自谋职业人员缴费年限调整”、“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实施”、“居民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等惠民新政的实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加强“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逐步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突出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难问题。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2.85万套(户)、竣工6000套(户)保障性住房。完成公共租赁住房“环卫公寓”项目建设。加强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积极实施农村(农林场)危旧房改造。

  做好物价调控工作。增加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和大宗商品储备。加大政府对市场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农产品直销点,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健全调控和应急保供预案,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建立完善价格预警机制,做好“保供、稳价、安民”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制度,理顺监管职能,提高监管能力。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加大惩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实施“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五项任务和教育发展“十大工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3%,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3%以上。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和均衡发展工程,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初中共同体建设,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92%以上。巩固在全区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支持高等教育,重视特殊教育,发展民族教育。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扩大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面,推动学生资助政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加大名师培养力度。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加强以村卫生室和乡镇医生为重点的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两级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实施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继续实施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和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加快婚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壮瑶医科能力建设项目,提升中医壮瑶医服务能力。

  发展体育事业。建立和完善大众健身市场,加快发展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中介服务等体育产业。建设一批便民、利民、亲民的公共体育设施,丰富群众体育活动。全面启动2014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筹备工作,做好国际体操联合会技术委员会2012年年会筹备工作。加强竞技体育,办好系列国际体育赛事。

  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推进诚信计生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力度。创新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规范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司法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服务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人文关怀。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创建全市“数字校园”管理模式,将公安信息网络覆盖至校园。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南宁市社会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二期建设。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健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成新一代城市应急联动平台。做好消防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法制建设,强化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基地暨未成年人励志学校前期工作。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

  实施2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在全力抓好中央、自治区10项47个子项为民办实事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市贫困病患者救助、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残疾人帮扶、贫困地区帮扶、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社区服务为民、基层干部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群众安全保障、放心粮油市场网络建设、“菜篮子”基地建设、教育为民、卫生服务为民、交通便民、城市公厕完善、市区易涝点整治、残旧街巷改造、市场服务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就业创业、基层文化服务共20项50个子项为民办实事工程。

  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哲学社会科学、宗教、统计、气象、地震、地方志、档案等工作。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举措。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以思想大解放促进经济大发展。坚持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创新的措施破解难题,在创新中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促进执法行为规范、公正、文明。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职能。切实践行“六戒”,狠抓工作落实,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探索“民情连线”等方式,倾听群众呼声,为民排忧解难。建立和完善市政府领导联系项目及企业制度。推进政务公开、推行各级行政审批“三集中”,加快政务服务由“重审批、轻服务”向“重服务、宽审批”转变。着力为群众兴办更多的实事好事,为企业营造更为宽松便利的发展环境。

  从严治政,严格行政监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落实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支出。实行重大项目推进绩效考评和约谈制度。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部门的审计。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和招投标行为,把项目建成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

  各位代表!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更多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