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_连心网

首页 >  工作报告 >  市级工作报告 > 正文
双鸭山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届满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下,凝心聚力,创新实干,攻坚克难,奋力争先,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316.9亿元,增长3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8亿元,增长30%;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5%。

——产业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0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新建和续建五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9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1个和5个;完成投资120亿元,比上年增加26.4亿元。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7%。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责任状的国网能源露天煤矿、华本生物质资源化等16个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60.5亿元,圆满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园区建设实现提档升级。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市开发区规划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大到60平方公里,明确了功能定位。市开发区被列为省级重点骨干园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煤及煤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省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和开发区“两纵两横”主干道已开工建设。继龙煤航天甲醇、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之后,新时代水泥、建材装饰综合大市场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园区。全市各级园区新上亿元以上项目25个,完成投资37亿元。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4%。

——工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煤炭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增长38%;钢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增长34%。全市工业企业利税完成67亿元,增长57.6%。工业用电量达到31亿千瓦时,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9亿元,增长3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66.9亿元,增长23%。

——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6个,总面积100万亩。完成场县共建“三代”面积156.4万亩。流转农村土地126.8万亩,其中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00万亩。新上千万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33个,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5家。市县属粮食总产首次突破50亿斤,实现“八连增”。畜牧业产值实现42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90.3亿元,增长19.1%。

——第三产业实现重点突破。启动实施了城市综合体等大项目11个,总投资76.8亿元。集贤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松江国际购物大厦和宝清永康国际商贸城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6.3亿元,增长17.5%。开通了饶河至比金、饶河至卢切果尔斯克对俄客货运输线路。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13亿美元,增长30.4%。重点推进了挹娄文化风情园等18个旅游项目建设,创建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5个。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6.2亿元,增长36.7%。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08亿元,增长6.9%。

——财税金融运行状况良好。国税地方入库完成4.3亿元,增长10.3%。地税地方入库完成12.8亿元,增长28.1%。建筑营业税完成3.6亿元,增长5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5.7%,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0.5%。存贷款余额分别完成465.5亿元和350.5亿元,存贷比达到75.3%。

——城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哈同高速集同段、饶建公路、饶虎公路饶河段、依饶公路双桦段建成通车,开通了双鸭山至大连直通铁路列车,完成了安邦大道、马鞍山路等城市主干道建设。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安邦河治理一、二期工程基本完工。绿化工程完成70%。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成立了龙双供热公司,市中心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5%。重点实施了8个“时代新城”建设项目、10个城中村改造和8个小城镇建设。

——民生质量持续提升。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津贴标准,人均月增加近300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97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57元,增长30.2%。城镇新增就业2.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7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2万人和56.5万人。新农保试点、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8%。建设廉租住房500套,领取廉租住房补贴对象增至1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开、竣工面积25万平方米和7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获得专利208个,转化科技成果120个,高新技术产值达到96亿元,增长35%。新高级中学开工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了规划设计;新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8所;黑煤职院完成整建制移交。“三院”建设、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举办了第五届市县区文艺汇演和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江剧《生母养母》在全省地方戏评比中荣获多项一等奖。我市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计划生育“惠家工程”深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国土、审计、统计、物价、国家安全、工商、质监、药监、地震、气象、人防、地方志、档案,以及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社会形势和谐稳定。全年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非煤领域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森林防火连续22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实行制度化接访、规范化办访,强化依法治访,积极妥善地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和纠纷。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提高,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14.9%。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成立了由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组成的市政府勤政廉政监督和重大事项咨询论证委员会,建立了市政府向市委汇报、人大报告、政协和老干部通报及向社会公告的“四报一告”制度。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率达到100%。狠抓了政府法治建设和效能建设,清理规范性文件43件;受理并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62件;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8万件。举办行风热线109期,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690个。

2011年确定的十件利民实事扎实推进。煤矿棚户区改造开竣工面积分别达到101万平方米和106万平方米;市中心区239栋弃管楼实现了基本物业服务;第三水源供水工程加快推进;2所标准化公立幼儿园完成设计和征地;完成了18所学校危房改造和5所标准化校园绿色网吧建设;市图书馆完成选址;新兴大街、西平行路和文化路路面铺装完工;安邦河东岸景观大道完成基础建设;南市新城高标准初级中学工程已经开工。

计划“十二五”时期实施的“十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县行政区划调整和双鸭山技师学院获得批准;滨水北城建设全面启动;东环路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西环路工程已经启动;“引松入双”工程近期将获批准;云峰山隧道完成设计;双饶高速公路列入“十二五”开工项目;佳双铁路扩能改造和佳木斯机场迁建工程稳步推进。另外,我们筹资3亿多元,收购路权,撤销了环路收费站。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期已满。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谋跨越,不遗余力惠民生,开创了双鸭山快发展、大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2011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是2006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6%;外贸进出口总值是2006年的5.2倍,年均增长39.1%;国税收入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9%;地税收入是2006年的4.7倍,年均增长36.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6年的4.1倍,年均增长32.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3.8%提高到5.7%。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科学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全市累计新上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5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7个,完成投资342亿元。特别是建龙200万吨钢铁等项目的竣工投产,国网能源煤电化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资源转换、产业转优和发展转型。实现了以煤为主向煤炭、电力、钢铁、煤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新建材等七大产业竞相发展的转变。非煤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43.2%提高到55%。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5.5%。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空前、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全市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7.5亿元。建设和改造国道、省道、通乡通村公路、城区道路352条,总里程1834公里,分别是前五年的2.3倍和1.6倍。哈同高速集佳段建成通车。安邦河治理、博物馆、社会福利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文广中心、广场公园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植树造林74.5万亩,建成区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均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改善民生力度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6年增长1倍和1.5倍。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1.7万人,是前五年总和的1.2倍。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 新农保全面展开,城居保试点启动,集体职工、返城知青、“五七工”和“家属工”均纳入养老保险范畴。累计新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00所,新建和改造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169个。煤矿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301万平方米,竣工178万平方米,安置居民2.9万户;改造农村泥草房5.7万户,完成改造总量的89%;城市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加5平方米和2.1平方米。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突破的五年。在发展定位方面,进一步丰富了“生态平安富裕和谐”双鸭山建设内涵,科学贯彻了“五区一城”发展战略和“三步走”目标,实现了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了“一河两带、十山五城,高桥路网、四纵九横,城市管线、地下通行,六区同建、形成卫星”的总体构想,突出打造安邦河及两岸景观带,建设滨水北城、南市新城、环山东城、生态西城和中央商城,拉开了城市框架,拓展了发展空间。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时代新城”的创新举措,探索了一条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离不开全市人民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双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双矿、农垦、双林、双电等中省直单位,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双鸭山建设和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双鸭山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积累的经验值得传承发扬。

(一)必须把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总牵动力。五年来,我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民生质量不断改善,这些都得益于项目建设。实践证明,抓项目就是抓增量、抓后劲、抓发展。对双鸭山而言,没有产业项目,就没有增量、就没有出路、就没有发展。对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毫不放松。

(二)必须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排民忧、解民难、谋民利,尽最大努力使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收到了民心凝聚、民力汇集的明显实效,为跨越发展增添了动力。可以说,抓民生就是抓稳定,就是抓和谐。对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毫不懈怠。

(三)必须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抓发展、谋跨越的关键。我们提出的“五区一城”发展战略、实施的“时代新城”项目和城市建设新构想,无一不是创新的成果。事实说明,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就没有跨越。对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毫不迟疑。

(四)必须把传承“火炬精神”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之所以能够实现位次前移、实力跃升,主要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始终坚持总体发展理念、基本发展思路、既定发展目标,不变调、不走样、不折腾,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对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

尽管这五年我们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占比仅为24.9%,分别比全省、全国低12.3个和18.2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薄弱,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不高。二是产业发展层次偏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项目不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三是财税增收的压力较大。现有重点税源企业的增收空间有限,新上的税源项目大多处于建设期,一些已经竣工投产的项目还没有达产达效,难以对财税增长形成有力的拉动。四是发展瓶颈尚需突破。铁路运力不足、水资源匮乏、用地紧张等问题,对发展的制约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此外,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很重。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相对偏低,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的任务繁重,幼儿园、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馆以及路桥、供热等一批项目虽然已经开工或即将开工,但建设中的问题依然很多。六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效率不高、落实不到位和违法违纪等问题仍然存在。对于上述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及2012年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市转型发展、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们既面临着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艰巨任务,又面临着各市(地)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我们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有多年积累的发展后劲,更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创新争先,我们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打造经济强市为目标,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五区一城”建设,做强做优“七大主导产业”,加快实现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四个文明”同步推进,努力把双鸭山建成以实力、秀美、幸福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新兴工业城市。

主要任务是:

——壮大实力。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6年达到12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6年达到60亿元。

——调优结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6:54:30;煤与非煤产业比例调整到30:70;新兴产业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钢铁、电力、煤化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规模进入全省前列。

——扮靓城市。南市新城功能配套,滨水北城粗具规模,环山东城特色突出,生态西城风貌形成,中央商城品位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

——做实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2%和10%,达到28192元和14425元。城乡居民就学、就医、住房等条件显著改善,就业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2012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按照市十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确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5%。

(一)突出项目壮园区,确保工业主导地位实现新提升

——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按照新上项目快开工、续建项目快推进、招商项目快落地、储备项目快转化的要求,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推进资源科学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后劲实力增强。全年必保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0亿元;建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7个,完成项目投资100亿元。确保大唐热电二期、东辉煤矿、宝泰煤矿等12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推进龙煤航天甲醇、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等25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续建;确保国网能源露天煤矿、60万吨双柳煤矿、华本生物质资源化等16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确保建龙600万吨钢铁扩能、40万吨国电盛世乙二醇、生态科技创新城等10个储备项目尽快转化。

——加速推进园区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的项目承载力。市开发区“两纵两横”主干道、污水排水管网全部建成。开工建设220千伏变电站,国家煤及煤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省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启动“引松入双”工程。全力推进园区上项目,重点推进龙泰180万吨甲醇转60万吨烯烃、龙煤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等一批大项目入驻园区。全市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全力抓好工业运行。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力破解运力、资金、原材料、产品销售等要素制约,确保企业高效运营。重点推进建龙100万吨无缝钢管、20万吨甲醇一期、白钨、提钒、华丰煤气制甲醇等竣工项目达产达效。重点推进3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实施,必保竣工投产11个。深入抓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推动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必保下降4%。完善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非公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55%以上。

(二)突出农业强基础,确保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新突破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重点打造宝清万亩寒地林果、饶河万亩水稻、集贤万亩玉米等14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哈同公路、依饶公路沿线现代农业示范带。加大“两牛一猪”产业规划实施力度,加快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全市畜牧业产值力争达到44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340元。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全力抓好“菜篮子”工程。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80户,销售收入实现85亿元。

——强化农业基础建设。重点推进宝清、饶河小型水利重点县以及龙头桥灌区、安邦灌区等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大叶沟、七星源、东风、太平沟和小佳河水库等水源工程前期工作。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除涝、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切实抓好千万元以上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升农机现代化建设水平。全年新增大中型农机具8000台套,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继续抓好泥草房改造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时代新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市“时代新城”建设规模不少于6000户。加大饶河县省级试点和友谊县场县共建力度,进一步加速城镇化建设步伐。深入推进“两改两建”,重点推进4个省级试点镇和14个中心村建设,加快完成17个城中村和13个示范村改造。

(三)突出三产增活力,确保第三产业实现新发展

——深度开发旅游业。重点推进七星峰抗联影视城、饶河俄罗斯风情小镇、中国知青第一村等重点景区建设,争取启动宝清垦荒文化景区建设和七星河湿地空中游项目。力争开通“佳木斯-集贤安邦河湿地公园-同江街津口-抚远黑瞎子岛”区域旅游线路,“虎林-饶河-抚远-同江”界江旅游线路和“双鸭山-饶河-哈巴”国际旅游线路。积极配合国家林业局做好2012年中国·双鸭山湿地国际论坛准备工作。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增长35%以上。

——提升壮大商贸物流业。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城市综合体、集贤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松江国际购物大厦等项目推进力度,确保建材装饰综合大市场、百货大厦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进工程”,完善农村商贸物流体系,促进农民消费水平提高。壮大外贸出口企业,重点推进饶河吉玛特果蔬深加工、宝清中庆白瓜子食品加工等出口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建龙钢铁、东方墙材、黑龙双锅等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开工建设饶河口岸浮箱固冰通道引道工程,推进双鸭山海关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继续发展保险和证券业,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提升服务品质。扶持发展法律、审计、信息等中介服务组织。推进社区服务业的规范化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四)突出财税保增收,确保财政实力实现新增长

——加强财源建设。加大重点税源培植力度,巩固基础财源、扶持骨干财源、培育后续财源,夯实财税增收基础。强化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市直国、地税收入分别增长25%、20%;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6%以上。

——优化支出结构。突出科学理财,合理安排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确保重大公共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资金支出,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严格资金运行管理,规范财政拨付程序,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大力争取资金。紧盯国家政策导向、投资方向,抓住我市被列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试点的机遇,围绕产业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实做细做好项目规划、筛选和申报等工作,加大对上沟通协调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财政性补助和各类专项资金支持。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深化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扩大信贷规模,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支柱企业发展和重大民生工程实施,加大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五)突出城建提功能,确保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重点打造滨水北城,加快建设南市新城,稳步推进环山东城,积极启动生态西城,着力提升中央商城”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煤矿棚户区改造竣工面积123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开竣工面积各10万平方米。新人民医院等3所医院改扩建、新高级中学完成主体工程,2所标准化公立幼儿园投入使用,完成安邦河一、二期治理。东环路改造争取竣工通车,西环路建设争取完成工程量的35%,力争开工建设云峰山隧道和大五线边防公路工程。完成双饶高速公路报批工作,加快推进饶河铁路建设。

——做大经营城市文章。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域内外各类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土地收储力度,通过土地置换、净地出让、连片开发等措施,以土地捆绑项目、以项目带动开发、以开发拉动升值,走经营城市之路。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依托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立集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交通、城管等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大市中心区裸地治理、户外牌匾广告治理力度,推动环卫保洁由主街干道向背街巷道、市中心区域向城乡结合部延伸,抓好城市物业管理、供热管网改造和污水处理工程,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新上项目要坚持“三同时”,严把环保审批关。抓好环境污染治理,加大对现有企业污染源的监控和整治力度。推进小黄河、宝石河、大岱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大“创森”工作力度,做好申报国家森林城市前期工作。完成城市北出口路森林公园、滚兔岭文化遗址公园建设。

(六)突出民生促和谐,确保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果

——扩大就业总量。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完善激励措施,强化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通过招商上项目、发展民营经济、劳务输出转移等措施,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总量。全年必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力争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7亿元。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新农保试点扩面、启动城居保为牵动,加快建立城乡全覆盖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新农保年内覆盖所有县区,在四个县和尖山区启动城居保试点工作。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分别保持在98%和99%以上。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5万人和57万人。抓好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切实增强保障能力。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启动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工作。深入开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扶助工作,支持慈善、捐赠和群众互助等社会公益活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抓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新增标准化学校14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建立新教师补充机制、教师转岗及退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疏堵结合,遏制教育“三乱”。注重培育和引进各级各类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挖掘、传承、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认真贯彻和实施好市委提出的文化建设“六大工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以晋升“全国双拥模范城”为起点,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做好国土、审计、统计、物价、国家安全、工商、质监、药监、地方志、档案工作,关心支持老龄、残疾人和妇女儿童事业,促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震、气象、人防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切实维护安全稳定。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坚持“煤矿为主、非煤并重、群防群治”的方针,加大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农机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力度,突出整治广大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食品药品和校园、校车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建立和完善信访责任制,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的信访问题。强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联动机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技防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

今年,市政府要办好12件新的利民实事:

1、投资2.2亿元,启动2.4公里的安邦河下游改造工程;

2、投资2.8亿元,启动占地500亩的滨水北城人工湖建设工程;

3、投资5亿元,启动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

4、投资1.5亿元,启动市十八中、十九中合并新校建设工程;

5、投资1亿元,启动滨水北城具有示范意义的标准化初级中学建设工程;

6、投资1亿元,启动可容纳5000人的多功能双鸭山体育馆建设工程;

7、投资5000万元,启动并当年完成卧虹桥拓宽改造工程;

8、投资7500万元,建设连接双福路和挹娄大道的跨安邦河斜拉索大桥;

9、筹资1亿元,启动原市体育场改造工程,面积由2万平方米扩大到4万平方米;

10、筹资1000万元,建设城市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天眼工程),年内实现市中心区重点部位全覆盖;

11、投入1000万元,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

12、投入1000万元,提高全市低收入群体和社区工作人员生活补贴标准。

(七)突出效能抓施政,确保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建设民本政府。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在政策措施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切实做到决策依民而定、措施应民而出、工程为民而建、冷暖唯民而系。坚持立身当伞、俯首为牛,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工作抓起,从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帮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全力以赴为百姓谋福祉,以实际行动实现好群众愿望,满足好群众需求,维护好群众利益。

——建设法治政府。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强化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咨询论证制度和集体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落实好“四报一告”制度,主动接受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政协、老干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问责,切实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建设高效政府。坚持“八个必须”,切实把全部心思用在谋发展干实事上,把全部精力用在抓落实、促发展上,做到“先干不议论,快干不争论,实干作结论”。进一步强化效能监督,严肃查处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等行为,有效解决作风不实、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确保人人高效率、事事快节奏、件件求实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审批事项,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服务好企业、服务好群众、服务好基层。

——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做到廉洁从政。压缩行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腾出更多财力投入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坚持公开运行、阳光操作,强化对土地出让、国有资产交易、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有效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用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用清新的政风服务于民,用一流的业绩造福于民。我代表政府一班人再次郑重承诺:凡是违规违纪的事,坚决不沾边;凡是为政不廉的事,坚决不伸手;凡是与民争利的事,坚决不实施;凡是损害政府形象的事,坚决不容许。

各位代表,成功源于拼搏,辉煌始于实干。加快城市转型,实现跨越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人民,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创新作为,顽强拼搏,打造经济强市,实现实力、秀美、幸福双鸭山而努力奋斗!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更多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