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_连心网

首页 >  工作报告 >  市级工作报告 > 正文
衡水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4月9日在衡水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衡水市市长   杨慧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衡水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衡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复杂变化的宏观形势,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较好完成了本届政府任期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由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转变。全市生产总值跃上千亿元台阶,由2007年的536.1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1011.5亿元,年均增长10.8%。全部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由35.3亿元提高到100.8亿元,年均增长23.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4.1亿元提高到50.7亿元,年均增长29.2%。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10个县(市)全部财政收入均超2亿元,其中超5亿元县(市)已有6个。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粮食总产由31.65亿公斤提高到37.9亿公斤,连创历史新高,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设施蔬菜面积达到82.6万亩,外销占比达到72%。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到8396个,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提高到98%和7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439家,武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津龙、裕丰、东方绿树、吉祥、众悦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农产品优质率、加工转化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骨干企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全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上缴税金超亿元企业分别达到11家和8家,均比2007年增加6家;2012年特色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上缴税金分别比2007年增长124.2%和125.9%。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呈现积极变化,累计投入技改资金680.6亿元,工业装备水平有了新提高;中国驰名商标由2件增加到10件,品牌群体优势正在显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积极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以衡水湖为龙头的旅游业、以安平国际丝网物流聚集区和恒通棉花物流公司为示范的现代物流业、以内画和乐器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坚持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下降23.77%,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8.41%、6.45%、5.58%。

  重点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8.4亿元,年均增长27.8%;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49个,完成投资889亿元。现有企业滚动投入,外引项目持续增多,英利光伏、河钢薄板、巴迈隆木业、裕泰工程橡胶、海伟BOPP双向拉膜、瑞丰缸体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打造经济发展载体,工业新区进入“三区整合”发展新阶段,衡德工业园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滨湖新区成为全省首家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全市省级园区(开发区)由4个发展到15个,实现了县县都有一个省级园区(开发区)。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邯黄铁路开工建设,大广高速建成通车,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一万公里;区域性坚强智能电网已具雏形;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全覆盖。

  城市建设力度空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和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为总揽,强力推进城镇改造建设。累计拆除违章和危陋建筑1085.3万平方米,完成城中村改造23个,新建面积达到2109万平方米,相当于上五年的3.7倍。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管理手段得到改进,城镇功能不断完善。累计完成投资236亿元,建成一批路、热、气、环卫等市政设施。依托衡水湖生态优势,确立了“一湖两城”城市布局。主城区建成面积由43.5平方公里扩大到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35.5万人增加到41万人,滏阳河带状公园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完工,城市品位提升,带动作用增强。两次举办衡水湖高峰论坛,衡水湖保护发展受到中央领导高度关注,滨湖新区规划建设有序启动,景观风貌正在显现,旅游接待能力初步形成。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5%,五年提高6.5个百分点。农村新民居和幸福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活力日趋增强。集中对258家企业实施改制攻坚,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上缴税金占总税金的比重分别达到69.3%和82.4%,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市信用社改组为城市商业银行,民生银行衡水分行挂牌营业,小额贷款公司稳妥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启动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景县公立医院改革进展顺利。在全省率先实施水务一体化改革。与京津及长三角、珠三角合作交流不断深化,蒙牛、鲁花、汇源、华都、积水化学等知名企业落户衡水。五年累计利用外资7.1亿美元;201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2.4亿美元,是2007年的3.5倍。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67元,分别是2007年的1.69倍和1.76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到26423元,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庭汽车20辆,均列全省第五位。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3.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1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连续八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建成农村五保供养机构43所,农村互助幸福院1039家。五年净减农村贫困人口29万人。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五年建设保障性住房4.16万套,解决了21727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改造农村危房1.48万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阜城县、安平县、桃城区、武邑县实现整县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基础教育均衡性增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每县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衡水中学成为享誉全国的城市名片。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市直中等职业学校整合顺利完成,职业教育园区投入使用。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新农合筹资标准由100元提高到290元,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7万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到100%。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好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不断强化,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气象、统计、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执行力和公信力明显提升。大幅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五年共取消和调整477项,削减率达到81.3%。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对市直50个部门所有审批项目实行了实时监督。在19个政府部门推行了标准化管理。扎实开展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政府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52件、政协提案1193件,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2012年是我市战胜诸多困难挑战取得较大成绩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加快发展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加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首位。一是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成功组织珠三角招商、省属企业进衡水、马拉松经贸洽谈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实现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结合。全年签约项目117个,总投资1902.2亿元,泰纳改性合成橡胶新材料、尤尼克精密铸件、大营国际裘皮新城、盛鼎岩棉、盖瓦乐器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强化市县项目分级管理责任,成立项目谋划工作领导小组,提高项目的谋划、洽谈、承载能力,新谋划储备重大立市项目327个,总投资6292.8亿元。二是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色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制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推进意见,对全市11个特色产业落实部门领办责任,编制发展规划,推进转型升级。依托特色制造业在行业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瞄准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推行定向招商,已达成合作意向40个。从标准、研发入手,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产业发展,桃城区工程橡胶国家级检测中心投入使用,枣强县复合材料研究院、安平县丝网研究院建设正式启动。坚持扶优扶强,对44家纳税超千万元重点企业开展“订单式”服务,规模以上企业一年净增144家,达到941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23个月保持全省首位,总量排名上升一位。三是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建设管理上了新台阶。前进大街跨滏阳河桥、跨京九石德铁路立交桥以及一批市区道路竣工,全长14.5公里的迎宾大道建成通车。马拉松广场、规划展馆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用,泰华雅阁等4家星级宾馆投入运营。主城区新增城市公交车50辆。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四是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为重,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92.4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57.8%。市委、市政府承诺的10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投资7.51亿元,完成10157个帮扶项目。五是把着力改善“两个环境”作为一场新的革命,全方位、大力度推进,有效提升了衡水形象。严厉打击行霸、市霸、沙霸等黑恶势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圆满完成了十八大安保和2012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安保两项重要维稳任务。谋划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五大工程,积极推动滏阳新河、滏东排河等环湖水系治理;完成马拉松赛道两侧绿化美化和沿线15个村庄环境整治;以道路两侧、环衡水湖等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完成造林面积23.1万亩。六是着力抓了具有战略突破意义的三件大事,拓展了发展的新空间。成功举办2012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达到了外树形象、内聚合力、推动工作上水平的目的,提振了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成为增强全市发展活力的战略举措。抓住省委、省政府“两个举全省之力”战略机遇,争取省将衡水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全面改革的思路着力形成推动衡水发展的内在动力。争取纳入首都经济圈取得进展,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原则同意我市加入。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受益增多的五年。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衡水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付出艰辛劳动的全市人民,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衡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中省直驻衡单位,向积极参与、关心支持衡水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传统产业亟须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尚处在培育期,在建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加快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城镇化水平较低,特别是中心城市发育不足,城市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执行力、创新力不强,一些领域存在消极腐败现象。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下决心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衡水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内经济增长下行与物价上涨压力相互交织,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争先晋位、跨越赶超的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极大鼓舞了我们的信心和斗志。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衡水加入首都经济圈,省委、省政府启动衡水地区综合配套改革,我市将迎来多重扶持政策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居弱图强、跨越赶超的意识日益强烈,干事创业的热情日益高涨。加上我市独具特色的生态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提前建成小康社会”为总要求,以综合配套改革为统领,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大力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战略,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着力加强环境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美丽新衡水。

  今后五年,我们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小康、生态良好新局面。到2017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实力更加坚实。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速和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保持在10%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幅保持在13%以上,创新创业日趋活跃,要素资源竞相汇聚,涌现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企业和品牌,崛起一批经济强县(市)。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劳动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中心城市承载力、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5万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大衡水城市格局初具规模,县城、建制镇建设和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8.7%。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稳步下降,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

  体制机制更加完备。各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巩固,要素保障长效机制基本健全,人力资源优势较好发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不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和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开拓进取。

  第一,以更大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创新,增强跨越赶超新动力。改革创新是衡水实现跨越赶超的必由之路。省委、省政府确定设立衡水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对衡水发展理念的升华。要以“四化同步、城乡一体”为指向,在改革户籍管理、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农村产权制度等方面大胆探索,破解体制机制约束。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医药卫生、财税金融、社会管理、收入分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非资源地区依靠改革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第二,坚定不移做大经济总量,创造跨越赶超新速度。经济总量偏小是衡水的首要问题,加快发展是第一位的任务。坚持不遗余力抓投资上项目,每年兴建一批超10亿元大项目,特别是引进建设一批过100亿元的特大项目。把工业作为做大经济总量的主体支撑,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力争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0家,并在培育百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和千亿元园区(开发区)上取得突破。着眼于补强服务业发展“短板”,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就业空间,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更加注重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力争县(市)财政收入全部超5亿元,3-5个县(市)超10亿元。

  第三,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跨越赶超新引擎。把新型城镇化摆在活跃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以规划为先导,以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不断缩小与全省城镇化水平的差距。把壮大中心城市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组团式发展,按照“一湖六区”战略规划,加大主城区、滨湖新城、工业新区、冀州市建设力度,逐步将枣强县、武邑县等地纳入同城化管理。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加速推进全市重大工业项目向工业新区聚集,重大服务业项目向滨湖新区聚集。加强县城和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加速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第四,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构筑跨越赶超新支撑。全力协助石济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争取跑办京九高铁、首都二机场连接线等重大项目,构建融入京津、对接港口、连通周边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建设首都经济圈南部物流基地奠定基础。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统筹贯通,平时储水、用时供水、涝时排畅”的综合水利体系,保障水源安全,抓好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推进衡水湖综合治理项目,在增强引蓄水能力、中小河流治理、灌区建设等方面谋划跑办一批重大水利项目。推进衡水电厂三期工程,改造、优化电网布局,合理开发生物质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搞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及信息网络技术在各领域的全方位应用。

  第五,深入推进“两个环境”建设,打造跨越赶超新优势。着力改善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在全省、全国叫响“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间最短、服务态度最好、投资政策最优”的城市品牌。整治社会秩序,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应急管理,努力把衡水建设成为全国最和谐稳定的城市之一。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抓好衡水湖保护与发展,开展城乡环境和空气、水生态治理,实施一批生态建设工程,放大和提升衡水的生态环境优势。

  第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跨越赶超新成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以重大项目、重大活动为抓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制定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坚持以办实事的方式推进民生改善,市、县两级政府每年承诺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

  各位代表,发展是衡水最大的任务,是解决衡水所有问题的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衡水的工作没有理由落后,衡水的发展必须是跨越性的。当前,各项工作蓄势待发,全市上下充满信心。过去五年,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好的发展基础。未来五年,只要我们埋头苦干,负重奋进,就一定能够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三、2013年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跨越赶超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十分重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3%、3.2%、13.5%。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指标是预计目标,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加倍努力工作,争取最好结果。

实现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把发展落实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落实到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上,落实到各项工作各项指标争先晋位上,以强势开局的姿态,把各项工作推上跨越赶超的新轨道。

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集中力量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大项目攻坚。全市突出抓好100个左右省、市重点项目。其中:泰纳改性合成橡胶新材料、养元20万吨植物蛋白饮料扩产项目力争年内投产;投资52亿元的冀中能源矿用装备制造、投资45亿元的金普信滤器滤材、投资30.6亿元的顾家软体家具、投资24亿元的隆尼施钢琴、投资23亿元的恒润多基复合材料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投资100亿元的海伟丙烷脱氢、投资25亿元的瑞丰发动机项目要抓紧推进前期。同时,狠抓项目达产达效,对2010年以来观摩拉练过的项目,逐个梳理调度,力争全年投产项目达到100个。提升项目运作能力。加强项目谋划和论证,提高落地项目的质量和成效。全年新谋划重大项目200个以上,储备入库项目保持在1000个左右。今年省实行重点项目分级管理办法和预分预拨用地指标分配使用办法,要切实加强项目前期跑办,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重点。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完善考评奖惩办法,鼓励各县(市、区)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先进县率先发展、中等县加快发展、扶贫开发重点县跨越发展的格局。

  (二)努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以规模农业、法人农业、科技农业为标志的现代农业。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在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的明晰与确权,搭建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今年土地流转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每个县(市、区)都要培育3-5个流转面积30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典型。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年内国家级标准龙头企业达到6家,省级标准龙头企业达到6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2个百分点。引导支持生产经营能手、种养大户向家庭农场发展,加快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进程。抓好农民合作社的规范与发展,省级示范社力争达到65家以上。着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深入实施良种繁育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重大农业科技工程,完善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大力推广稳产增产先进农业技术,推进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成吨粮田300万亩以上。调整农业结构,年内奶牛存栏达到15万头,商品猪出栏稳定在460万头以上,设施蔬菜发展到88万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市引蓄水达到3亿立方米以上,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大胆探索,逐步建立现代农业强市的指标和政策体系,并力争在实践中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坚持不懈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造老的、发展新的、培育好的,努力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加强工业运行调节。全面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骨干企业稳定生产、扩大市场、提高效益。搭建本地企业产品供应与配套协作平台,鼓励小微企业融入大型企业产业链条。加快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造。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主要工装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组织实施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计划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工程,以培训为抓手加强企业家素质建设,带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以“软实力”的提升破解“硬约束”。培育“行业巨人”。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央企省企、行业领先企业,全面落实特色制造业定向招商任务,加快打造一批“行业巨人”。引导支持个体工商户创业升级,推进个体工商户向小微企业转变、小微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加强园区(开发区)建设。落实省“十百千工程”,积极推进基地建设。按照产业园区化、技术高端化、生产低碳化、服务公共化的思路,加快工业新区、衡德工业园、运河新区等园区(开发区)发展,加速形成土地节约、资源集约、产业聚集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发展新兴产业。紧盯国家产业支持方向,积极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四)千方百计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是扩大内需的最大产业潜力。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特色市场项目建设,推进安平丝网滤器、武强乐器、景县胶管、大营裘皮、冀州暖气片等交易展览中心项目建设,促进由单纯生产基地向研发、物流和营销中心转变。加快推进安平国际丝网物流聚集区、故城县国源物流园、桃城区华鑫物流园、饶阳县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增多做强金融市场主体,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业发展,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来衡水布点。依托衡水湖核心资源培育发展旅游业。组建衡水湖旅游发展公司,启动盐河故道综合整治等新建项目,确保马拉松广场二期、龙源酒店、汽车营地等续建项目建成投用。创建衡水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衡水湖旅游为龙头,整合内画、年画、乐器、老白干酒等特色旅游资源,发展温泉、购物、健身等新型业态,打造精品景区和核心景点,强化品牌营销,促进全市旅游业发展。围绕提档升级巩固发展传统服务业。积极引进高端品牌商场、酒店,加快推进东方广场、新天地、家润国际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科学规划建设市区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和品牌专卖店等专业街区。鼓励支持衡百、爱特、阳光、泰华雅阁等龙头企业硬件提档次、服务提品质,以多样化的供给、丰富的品种满足本地消费者、吸引外地消费者。瞄准建设文化强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挖掘衡水深厚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形成特色文化产业群,以群体优势增强竞争力、扩大影响力。

  (五)努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推进中心城市上水平。谋划实施一批城建重点工程,年内重点抓好榕花大街与红旗大街贯通、永兴桥至京衡大街贯通、大广高速衡水湖连接线、106国道改线等重点工程。加强供热供气增容和管道建设,加快改造建设公益性场馆、小游园、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旅游城市“五城同建”。加快滨湖新城建设。把滨湖新城建设作为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地位的重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商务接待、会议会展、总部基地以及动漫、影视、研发等无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打造设施完善、现代时尚、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滨湖新城区。增强县城承载能力。加快县城扩容升级,着力抓好道路改造、商贸服务、垃圾污水处理和绿化美化亮化,每个县城都要建成一条精品街道、一个高标准公园、一个商贸综合体、一个城市广场、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抓好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乡镇驻地和部分中心村按城市社区标准规划、建设、管理,鼓励和引导城郊人口向县城聚集,农村人口向乡镇驻地聚集,加快撤乡建镇步伐。今年,先从县城、工业聚集区周边和114个乡镇驻地开始抓试点,每个县(市、区)抓3-5个典型。

  (六)真心实意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抓好市区中小学改扩建工程,缓解班级容量过大问题。发挥衡水中学、衡水二中效应和科技工程学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教育产业。支持衡水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强化科技、人才平台作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放在首位,统筹做好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参保率稳定在95%;提高城乡居民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建设完成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3所、农村互助幸福院400家。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全面落实85岁以上老人补贴。加大农村群众帮扶救助力度。扎实推进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以523个帮扶村为重点,办好“十方面实事好事”,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建设廉租住房1000套、公共租赁住房3800套、经济适用住房1000套、限价商品房1700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500户。强化医疗服务保障。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防治,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及乡文化站、村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强精神文明产品创作生产,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办好2013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创建长跑城、篮球城等城市体育名片,让衡水活起来、乐起来。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高危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加大学校和幼儿园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覆盖全市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加强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和技术检测能力建设,保障饮食用药安全。深入推进平安衡水建设。创新社会服务和管理,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妥善解决信访问题。发挥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支持国防建设,建强国防后备力量,做好征兵和拥军优属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做好档案、方志、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涉台事务等工作。

  (七)切实加强“两个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是突破传统路径、实现后发追赶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做到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整治市场经济秩序,着力解决乱收费、乱罚款、检查多、缺诚信和假冒伪劣等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行霸、市霸、沙霸等黑恶势力和坑蒙拐骗等不法行为。更加注重强化税收征管,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燃煤锅炉改造、余压余热利用等十大节能工程,抓好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改造等减排项目。实施域内河流达标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PM2.5监测工作,以减煤、降尘、控车、增绿为主要手段,力争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新标准。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在城镇重点实施环境质量、环境卫生等十个专项整治,在农村重点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活动。以环衡水湖、环城镇、环乡村、道路河渠沿线绿化和经济林发展为重点,组织实施各项造林绿化工程,完成造林16万亩。

  (八)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坚定改革开放信心,凝聚改革开放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先行先试推进综合配套改革。配合省有关部门制定好改革方案。围绕综合配套改革涉及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素配置、开放合作、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大胆探索,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国家、省部署,积极稳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抓好景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整合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认真落实国家民间投资“新36条”实施细则,开展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提速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研究国家实施首都经济圈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中原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带来的新机遇,在规划、产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超前谋划,全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对接。巩固扩大百家央企、百家院所校进河北合作成果,认真筹备参加百家知名民企进河北活动,积极组织开展集中招商,营造全民招商浓厚氛围。创新招商工作机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招商原则组建市投资招商公司,构建多形式、常态化、社会化招商新格局。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政府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有心尽责、有能尽职,勇于负责、勇于担当,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执政为民理念。积极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设身处地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以良好的作风和务实的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社会事务。加强普法教育,做好行政调解,办好行政复议案件。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其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行政层级监督,虚心接受社会监督。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深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坚决纠正不正之风,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厉行勤俭节约,力戒铺张浪费,严控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控楼堂馆所建设,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保障发展、取信于民。

  提高科学执政水平。深入创建学习型机关,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理论、政策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形势研判能力。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充分听取专家、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干正确的事,正确地去干事。把标准化管理扩大到市政府所有部门,推进政府系统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建立科学规范、全程可控的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少说多做,倡导严细实快,力戒疲散拖粗,加强绩效管理,提高政府执行力和整体效能。每一项部署都要落到实处,所有工作都要见到结果!

各位代表,“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提前建成小康社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激励我们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衡水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前景无限美好。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衡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戮力同心、扎实苦干,为建设美丽新衡水、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更多关于 衡水市政府工作报告 的新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更多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