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_连心网

首页 >  工作报告 >  市级工作报告 > 正文
通化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2月22日在通化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通化市市长 田玉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2012年工作回顾

  2008年以来的五年,是通化经历重大挑战、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特大洪涝灾害等考验,抓项目、兴产业、惠民生、促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六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预计: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亿元,是2007年的2.6倍,年均增长16.3%;全口径财政收入104.9亿元,是2007年的2.9倍,年均增长24.1%。地方级财政收入62.6亿元,是2007年的3.9倍,年均增长3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0亿元,是2007年的3.2倍,年均增长2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8亿元,是2007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2%。主要指标超额实现翻番目标,多项指标增速一直位居全省前列。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效显著。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72.5亿元,是上个五年的4.5倍;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3045项、亿元以上项目628项,3000公斤人胰岛素冻干粉和7000万支针剂、50万吨特优级食用酒精、20万吨啤酒、500千伏输变电等462个超亿元项目建成投产;1014个项目纳入国家投资计划,争取资金61.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9.8∶52.6∶37.6。医药、冶金、食品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分别达到547亿元、194亿元、178亿元,是2007年的4.4倍、1.3倍、4.7倍。新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20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3户,新创中国驰名商标7件、“中华老字号”品牌3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种。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7户,农产品加工量突破215万吨。畜牧业和园艺特产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21%、17.5%。完成人参基因组图谱制作,16户企业列入全省人参药食同源试点,人参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9%。欧亚购物中心、义乌国际商贸城和中东城市广场等商贸项目建成运营。实施旅游项目120项,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2%。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是2007年的2.5倍和2.7倍。县域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3.1倍,梅河口市达到26亿元,集安市、通化县、柳河县、辉南县和东昌区均过10亿元。二道江区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首批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试点。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总体规划通过省政府批准,5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市区投入资金167亿元,完成50多项重点工程,城市功能和品位显著提升。“暖房子”工程改造面积732万平方米,基本实现老旧楼房“整体翻新”;拆迁棚户区273万平方米,开工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完成二道河改造、滨江东路北段、三期平湖、供热三期、跨江人行景观桥等工程,建设改造115条街巷路和沿江景观带、玉皇山、倚江园等5个公园;滨江沿河、城区街路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9平方米,路灯达到8.4万盏;江南新区初具规模,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城区周边17.8万人全天用水和3.6万户居民用气问题得到解决,集中供热规模达到1280万平方米;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建成使用;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由301天升至335天。市区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全面建成,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1.8万项,全市行政村达到“四清四改两化”标准。完成水利工程256项,修建主要江河堤防65.2公里。植树造林91.3万亩,绿化村屯1303个,哈泥河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保护区,连续5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通道工程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建设公路3215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64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5公里,普通公路6200公里。通沈、通丹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梅沈、营松高速公路通化段建成通车,通丹铁路竣工,进关出海快捷通道全面打通,通化区位显著提升。

  ——开发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医药高新区与开发区实现整合,申报国家级高新区进展顺利。县域开发区全部晋升省级开发区。通丹经济带列入省“十二五”规划。全市引进资金3246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262项,实际利用外资9.7亿美元,美国辉瑞、韩国浦项两户世界500强和四环、步长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通化。通钢与首钢实施重组。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粮食流通、农业保险等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组建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土地出让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招拍挂出让土地1391公顷,新增耕地7762公顷。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4.6%,新增缴税超千万元企业60户。通天酒业、双龙化工、益盛药业成功上市,金宝药业、万家福食品、远通路桥在天津股交所挂牌融资。吉林银行通化分行和招商银行通化分行建成开业,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49家。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310”工程顺利完成,列入国家和省科技专项184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新建和改造校舍66.5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通化技师学院正式组建,市青少年宫投入使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阶段性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艺术创作获国家和省级奖项66项,组织广场演出、送戏下乡2300余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名录3项、省级名录34项,举办了两届松花砚(石)文化节系列活动,关东文化产品交易市场被确定为吉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96%,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开,新建扩建医疗卫生机构16个,各类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获省级以上金牌433枚。全市99个社区标准化办公用房建设全部完成,社区“五有一创”工程成果显著。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广播电视、人口计生、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审计、统计、人防、气象、地方志、地震监测、红十字会、慈善和军民共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制定实施民生工作计划,每年为群众办100余件实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50元,比2007年增加9262元,年均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00元,比2007年增加4754元,年均增长15.9%。城镇新增就业28.4万人,新增社会保险参保69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65.4%,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参保人数分别增长12.5%、70%、80.5%、29.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城市低保月标准和农村低保年标准分别增长1.1倍和1.8倍。年均救助困难群众16万人。“八路安居”工程改造建设面积1097.7万平方米,改善了17.7万户城乡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89处,79.9万农村人口受益。

  ——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32件、政协提案781件。“五五”普法全面完成,“六五”普法启动实施。政务大厅投入运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政府法制工作得到加强。“N+1”调解矛盾纠纷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加大信访工作创新力度,“三级三会”解决信访难题、终结信访案件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平安通化建设,全市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治安稳定、边境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测评满意率逐年提升。精心组织安全生产“五项工作”,加强生产、消防、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保障公共安全的长效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市长公开电话受理群众来电24.5万件。深化政行风民主评议和纠风专项治理,软环境进一步改善,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公务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省委、省政府先后在通化召开16次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获得全省绩效考核评比优秀档次。

  2012年,全市上下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与上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5.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

  一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续建和新建项目数量分别增长30%和35%,大项目数量、质量和投资额度创历史最好水平。四长医药工业园、人胰岛素注射剂三期工程、通化生物科技园等280个超亿元项目开工建设,5万吨镁合金、浦项钢材加工中心、修正斯达舒扩能改造、康美人参产业园、凤形耐磨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通化机场建设工程基本竣工,现已具备开航条件。通梅高速公路开工,官道岭互通立交桥主体工程完工,通靖高速公路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通化列入国家“十二五”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8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40项。三一重工、中国铁建、中钢研、晋商联盟等知名企业进入通化。

  二是促进工业增长和产业跃升。实体经济发展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利润达到56亿元,净增新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户。中国中医药展览交易基地落户通化,首届中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9户医药企业完成新版GMP改造。通钢装备升级改造进展顺利,60万吨精品棒材、60孔焦炉即将投产。有效化解通葡股份退市风险,成功摘掉“*ST”并完成企业重组;鸭绿江河谷葡萄产区规划建设启动,葡萄酒产业产值增长30%。出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特色生态资源产业实施意见。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开工建设,长白山医药物流中心建成运营,欧亚购物中心扩建工程完工。开通集安至松江河旅游专线,实施振国养生谷、高句丽王家园林等旅游项目,五女峰晋升4A级景区,四季风光松花套砚获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接待国内外游客68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68.9亿元。“精彩通化”上线运行,“智慧通化”签约。通化信用担保公司和双基证券咨询公司挂牌运营。

  三是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市区改造棚户区61.5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完成改造370万平方米,是省下计划的4.1倍;同步改造陈旧供热管网200公里,撤并改造小锅炉房和换热站36座;完成部分旧住宅小区地下排水设施和架空线路落地改造。北出口改造全面竣工,江南新区路网升级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如期完成。解决了东岭、西山等区域1.8万户居民全天用水问题,新增煤气用户6000户,亮化黑楼道300栋。饮用水源保护、烟气脱硫、污染治理等工程按时完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依法有序高效推进,全市完成征收面积103万平方米。全国首个国土资源政策法律实验基地在通化揭牌。通化保障性安居工程代表吉林省接受国家住建部检查。被国家批准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物业管理得到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铁路沿线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实现了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

  四是加快发展农业农村和县域经济。粮食产量达到44亿斤,创历史新高。现代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启动实施,建成标准化牧业小区140个。新增棚膜蔬菜54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无公害棚膜基地投入使用。实施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20项,吉煤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中药材、蓝莓等产业基地发展到50万亩,食用菌种植达到500万平方米。新开发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20个。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115个省级示范村全部达标,其余行政村40%达到先进村标准。159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顺利完成,通化县成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唯一整体推进县。浑江干流整治、水库除险加固等65项水利工程按期完工。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6户,回收被侵占林地52万亩。3个县(市)进入全省县域综合发展考评前十位,梅河口市获二等奖,辉南县、柳河县获三等奖,我市连续获组织推动奖。

  五是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年初确定的112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均增加179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低保月标准提高到315元,农村低保年标准提高到1987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贴增至240元。“八路安居”工程实现从城镇到农村、矿区、林区、垦区全覆盖。改造农村危房25898户、工矿棚户区27.7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12.5万平方米,为1.8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发放了住房租赁补贴。市本级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28.4亿元,比上年增加4.9亿元;偿还地方政府性债务5.2亿元。市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和城市规划展览馆主体工程完工,中心医院外科大楼、十三中迁址等工程开工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和二道江体育馆投入使用。“文化年”成果丰硕,组织开展名家名人名品评选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等系列活动,32人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文化大院全覆盖,市歌舞剧院完成转企改制,电视剧《远去的飞鹰》荣获金鹰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六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管理,加强信访工作,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1200件,集中化解信访积案391件,进京非正常访连续4个月实现零登记,“四无访”登记创全省最好成绩。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 “八张网”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刑事发案率下降15%,命案侦破率100%,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食品安全检验中心投入使用,食用油、食品添加剂、蔬菜农药残留、畜禽屠宰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扎实推进。依法依规稳妥处置“问题胶囊”事件,全面加强医药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能力和标准化建设,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生产和市场,医药产业在逆境中得到发展。

  五年来,通化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试点城市、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被认定为中国医药城、松花砚之乡、人参产业基地、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低碳国土实验区;荣获联合国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质量兴市先进市、“双保工程”成效显著城市、科技管理先进单位、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最具人文情怀城市、食品安全十佳城市等多项殊荣。在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中,通化位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2位。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极为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通国省属单位、驻通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通化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一些企业发展面临困难,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任务繁重;城镇化基础薄弱,城市发展受空间制约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依然存在,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需要继续加大力度;部分公职人员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和工作作风不完全适应形势任务要求,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通化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是科学发展、加快振兴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轮经济调整、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我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但同时,宏观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努力开创通化振兴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市六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抓项目、兴产业、惠民生、促发展,更加注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积蓄发展能量,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加快特色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设东北东部地区中心城市、吉林省东南部新型工业基地、中国北方宜居山水城市,推动通化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全市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用新思维新思路破解难题、谋划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竭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文明水平,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占全省比重明显提高,人均GDP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0亿元和1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60亿元。

  ——经济结构得到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力争调整到8∶52∶40。以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生态资源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影响力,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80%以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城市规划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完成新一轮改造提升,老城区实现“整体翻新”,江南商贸新城和湾湾川生态新城形成规模,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承载功能明显增强,特色品位更加鲜明。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对外开放、企业管理和城市管理等各领域的创新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投资创业环境更加优良,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五年实现翻番、达到4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五年左右翻番、达到18200元。群众享有充分的就业、完善的社会保障、满意的公共服务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民生保障水平进入全省前列。

  ——社会管理取得新成效。建立起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和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建设成为全国平安城市。

  今后五年,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构建以“一大园区、两大基地、三大工程、四大板块、五大新兴产业”为主的项目支撑体系,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00项,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0项,谋划储备超亿元项目1000项,工业投资占比超过60%。集聚创新资源,规划建设10个国家和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10个重大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10个省级企业科技创新中心,组建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实验室、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把通化建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与创新基地、东北东部发展的区域创新极打下坚实基础。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支柱优势产业跃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特色生态资源产业提升计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0户,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00户、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0户、百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户。建设千亿规模生物产业基地,突出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加速医药产业整合重组、存量盘活,研发一批创新药物,全面完成新版GMP改造,打造全国医药强市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医药名城”。建设新型钢铁基地,支持通钢淘汰落后产能、完成装备升级改造,推进冶金产业园区与通钢对接,发展地方兴钢产业,打造“精品钢城”和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绿色食品和保健品产业基地,加大长白山绿色食品资源、特色生态资源开发转化力度,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金厂镁合金新区。2017年,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冶金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食品产业产值达到560亿元,特色生态资源产业占食品产业的比重超过5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能源、机械制造、建材、化工等产业的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和质量强市示范市。推进现代物流、商贸、文化等服务业提速发展,培育旅游文化商贸复合型支柱产业,把通化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东北东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建设中国养老养生休闲度假基地。

  (三)推进特色城镇化。突出“两轴两区一带”规划建设,形成具有通化特色的城镇发展体系。实施通化都市区率先突破,加快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新城建设,把主城区打造成为核心区,把二道江、通化县城区打造成为辅城区,把“五鸭铁”、二密、金斗、三源浦组团打造成为拓展区和特色功能承载区。适应城市规模扩张需要,全力推进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拉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抓好老旧地下管网改造、架空线路落地和市政设施功能提升,建成“气化通化”、“数字通化”等资源保障工程,实施水利工程382项,新增变电容量70万千伏安、集中供热能力320万平方米,建设应急备用水源,筹建会展中心。实施交通畅通工程,打通丁字路、断头路,有效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完成光复路、福明路等出口改造,实现与绕越线立交连接。健全科学化、精细化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通梅经济走廊”、“通梅集城镇发展轴”和“梅柳辉经济协作区”,推动县城扩容和城关镇、中心镇发展,增强承载力、带动力。加强农村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

  (四)加快农特产业发展崛起。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粮食、畜牧业、园艺特产业、林业、农产品加工多业并举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优质粮食丰产工程,发展设施农业,落实“菜篮子”责任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畜牧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推进人参种植规模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建设人参产业园区和交易中心,实现人参产业在全省率先发展。推进以鸭绿江河谷葡萄产区为重点的山葡萄种植基地建设,建立山葡萄标准体系,积极发展葡萄酒庄,扶持通葡、通天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把通化葡萄酒打造成东北地区葡萄酒产业的龙头。抓好林下种植养殖业、林特产品加工业和森林食品开发,促进柳河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科技创新和市场开发,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疫检测体系。2017年,畜牧业、园艺特产业、人参产业、林业产值分别达到220亿元、450亿元、260亿元、40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达到400万吨,农特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户籍、土地等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衔接。支持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跨行业、跨区域合作重组。深化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域外金融机构引进力度,扩大资本市场融资。抓好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收入分配制度和国有林场等改革。推动和支持全民创业,民营企业突破万户大关。密切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长吉图对接联系,深化与东北东部城市合作,加快建设通丹经济带,打造近海门户城市、沿边沿线开放城市。继续抓好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机场等通道工程,建设连接腹地、进关出海通道和东北东部区域交通枢纽。加强医药高新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各类开发区转型升级。开展务实招商,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内资年均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0%。

  (六)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扶持和体制改革两加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繁荣,建设长白山地域文化中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体育馆覆盖县(市),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覆盖乡镇、街道社区和建制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中小型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国药”、“国砚”、“国参”、“国酒”和剪纸刻纸、广播影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文化品牌,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建立文化投资创业基金。加强文化产品创作和专业文艺团体建设,培育造就一批文化名品名人名师和名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提升通化文化底蕴和魅力。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精心保护好通化的蓝天绿地、碧水青山和生态资源,建设秀美通化。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加强水源、湿地、土地、森林、矿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建成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争取进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严格依法节约集约用地,确保土地高效有序利用。继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完成市区周山沟河治理和农村环境连片治理。万元GDP能耗下降1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和5%,森林覆盖率达到65%,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污水处理率达到70%,重点建制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

  (八)抓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高群众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建立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工作人员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推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八路安居”工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特色发展高中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通化师院加快发展,规划建设通化大学。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技能型、创业型、创新型人才。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和传染病防控能力。发展体育事业,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做好人口与计生工作,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推动残疾人事业和养老服务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事业的扶持力度。抓好双拥共建和军民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改进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市政府要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突破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集中力量抓投入上项目。新建续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1165项、亿元以上项目303项、10亿元以上项目30项。突出抓好医药工业、生物科技、长白山药谷、兴钢新区、机械制造、镁合金、保健品、循环经济、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10个重点特色园区建设,开工建设桦树医药产业园、中钢汽车新材料产业园,推动通钢新2号高炉、120吨转炉、高强度机械制造用钢竣工投产,加快四长医药工业园、四环制药生产基地、步长北方基地、双龙硅化工产业园等项目实施。加强项目管理和服务,千方百计落实建设条件,促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对本地企业新上项目给予外引项目同等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挥各类融资平台作用,提高融资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0项,引进资金8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完善特色园区和通丹经济带功能定位,推进跨区域合作,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项目招商和经贸交流机制。启动建设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争取通化全域纳入国家长白山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二)大力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八大工业产业跃升计划,加强银企对接、要素保障和生产运行组织,推动现有企业达产达效,确保工业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抓好医药产业资源整合,尽快形成以研发创新为龙头、以园区化和产业化为主体、以物流服务为配套的发展模式。完成25户医药企业新版GMP认证,医药高新区力争晋升国家级高新区。进一步加大对通钢的支持和服务力度,积极建设“五鸭铁”兴钢新区,争取实现冶金产业恢复性增长。扶持壮大食品产业和骨干企业,开发优质农特产品。提质改造通葡股份,加快通化葡萄酒品牌振兴。开工建设汇源山葡萄酒庄。大力发展镁合金产业,逐步拉长上下游产业链。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筹划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抓好能源、建材和保健品、特色生态资源产业发展。加强地质勘探,推进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改投资增长2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超过12%,新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5个。严格医药、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质量监管,扩大国检中心检验检测范围,实现药物生产抽验检验全覆盖。扩大钢铁、医药、食品等工业制成品出口,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三)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完善各专项规划和控详规。城市规划展览馆建成开馆。市区城建计划投资43亿元。加快棚户区改造,拆迁82万平方米,开工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继续实施“暖房子”工程,完成周边改造及收尾工程77万平方米,对“暖房子”工程进行后续维护管理。全线贯通滨江东路,新建滨江西路江北段堤路工程,升级改造二道江钢城路、东山路,建成江南新区和金厂镇12条路网。开工建设江南新桥,对4座浑江主桥进行设施升级和景观改造,翻建城区3座危桥。实施31条主次街路绿化美化改造提升,推进滨江沿河、街路巷路亮化升级和照明设施改造。实施老城区三期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改造工程,抓好城市给水环网改造。新建二道江区净水厂。新增煤气用户5000户,做好天然气置换改造工程前期准备。调增江南、二道江等区域的公交线路和车辆频次。启动周山治理工程,逐步推进南山棚户区改造和银厂区域环境治理。拆迁部分小区遗留平房和棚厦。规划建设停车场。坚持建管并重,实行城市平面、立面及附属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管理。严格楼盘预售审批和建筑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推进“四城”联创,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乡结合部治理,建设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

  (四)促进县域突破和农业农村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县域工业投资增速超过30%。高标准建设5个县城,推进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加快节点城镇和特色镇、中心镇建设。开展幸福乡村建设工程,实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大突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提升、农村综合环境大改变。搞好农业增产增效示范区建设,重大粮食增产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抓好20项千万元以上产业化项目,特色农牧产业基地、黑牛养殖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建130个标准化牧业小区,畜牧业产值增长20%。推进园艺特产业提升,抓好鹿、蜂、蛙、蓝莓等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棚膜蔬菜生产基地达到25个,新建蔬菜棚室4000亩,提高冬春蔬菜质量和自给能力。建成长白山人参贸易区和东宝人参产业园,积极开发药食同源新产品,促进人参产业振兴。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启动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规划建设。实施第二个十年绿美规划和“三北”防护林五期规划,植树造林10万亩,标准化绿化村屯200个,推动10个林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全面提升”和“清洁文明提升”工程,力争省级示范村达到120个。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筹建10个魅力乡村、100个环城度假村。

  (五)加快建设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继续抓好通梅高速公路建设,官道岭互通立交桥建成通车。做好通靖高速公路开工准备和通集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通丹铁路进入试运行,力争实现客货通车。积极推进四平至通化至松江河快速铁路前期工作。通化机场启用通航。规划建设通化至三源浦城港经济带。实施通化大街建设工程,对通快一级路进行拓宽改造,升级改造沿线景观和功能设施,建成连接市区和通化县城区的发展带、景观带。统筹推进城乡电网建设,新建扩建66千伏项目10项、10千伏项目11项。启动建设集安界河电站。实施江河堤防整治、水库除险加固等70项水利工程。开工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二道江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认真落实哈泥河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抓好一级保护区移民工作和围栏建设。启动二道江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江南砬头地质灾害治理和绿化彩化。

  (六)推动改革创新和服务业提速升级。抓好企业重组和产业链整合,稳步推行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开展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力争成长型企业达到100户以上、“三上”企业突破1000户大关。深化产权制度、土地流转、户籍制度等农村改革。抓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市级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抓好企业上市和融资服务,争取5户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融资。支持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建设市区、通化县、梅河口物流园区和医药、钢材、农资、粮油等物流项目,封关运营通丹陆港。建成市区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建设湾湾川生态新城,带动通快同城化发展。抓好白鸡峰国际养生度假区、龙•溪谷滑雪小镇和辉南旅游示范基地等45个重点旅游项目,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力争开通通丹旅游专列,加强高端媒体宣传,启动高句丽景区5A级创建工作,旅游收入增长34%。

  (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制定实施第四个民生工作计划,继续办好百件左右民生实事。开发和稳定就业岗位,增加创业培训补贴,以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万人。增发创业小额贷款,新增个体工商户9000户。提高“五险一金”覆盖率,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认真解决厂办大集体和五七家属工接续养老保险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扩大保障性住房受益面,促进商品房市场健康发展。全市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45538户,建成廉租房12.6万平方米。市区建设公租房5万平方米,为1.8万户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完成2800户无籍房确权工作,整治散旧弃管住宅区。改造农村危房1.5万户。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0处,解决10.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八)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申报国家和省科技项目60项,筹建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医药高新区院士工作站,争取进入全省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行列。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抓好乡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村薄弱校改造和特殊教育发展,完成市十三中迁址新建、一中改扩建等工程。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与重点企业合作办学,推行劳动者培训、鉴定、就业(创业)一体化模式,加强紧缺性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成市中心医院外科大楼和儿童医院建设工程。继续实施文化强基惠民、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名人名师名家名品培育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工程。建成开放市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实现市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规划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程,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传习所。加快松花砚产业园区建设,建成吉林省松花砚(石)鉴赏检测中心和网上交易平台,争取关东文化产品交易市场列入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繁荣文艺创作,打造艺术精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十七届省运会和十三届全国冬运会。改造建设市体育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发展老龄和残疾人事业。筹建东昌区公办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区域性养老中心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抓好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建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村镇加快发展。切实加强宗教工作。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和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区管理运行机制,理顺社区岗位职责,加强物业管理等服务。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构建多元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继续抓好“六五”普法。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城市,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犯罪,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物价监管,稳定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加强应急管理,有效预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搞好气象、地震等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维护边境稳定和国家安全。

  (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成历史使命,实现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推动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落实决策听证、实施效果评估等制度,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快工作节奏,做实工作措施,细化工作组织,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少说多做,说到做到。关注基层,关心百姓,千方百计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改进会风文风,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调查研究、谋划发展和推动工作上。完善绩效管理,严格行政问责,提高行政效能,实现办事提速、管理提效、服务提质。加强软环境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评议活动,整治庸懒散奢,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涉软案件。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情,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塑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全体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铭记人民重托,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勤勉尽责,廉洁自律,争先创优,做人民满意的公仆。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征程。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动通化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注释:

  1.人参基因组图谱:是以中国种植最广的人参品种为研究对象,以第二代为主结合第一代测序技术为研究手段,应用新的研究策略,测定了超过100倍覆盖率的高质量数据获得的人参全基因组图谱,可以在人参的遗传与农艺性状、代谢与药用性状、化学与工艺性状方面展开研究,为人参的育种、加工、产品开发等整个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2.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25个城市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试点城市可在接续替代产业、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安居工程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获得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

  3.全国首批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试点:2012年4月,二道江区被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首批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试点。主要任务是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恢复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4.“八路安居”工程:即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及城市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国有垦区危旧房、农村危旧房改造。

  5.“双保工程”:即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线工程。国土资源部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双保工程”,共安排了9项重点任务,包括土地调控保障、安居用地保障、节地示范、耕地建设性保护、监测预警和问责、调整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构建“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等。

  6.“精彩通化”:是一种开放式手机信息平台,能为全市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的网上审批、政策查询、投资项目等各类公共信息服务。

  7.“智慧通化”:以“智慧强政”、“智慧惠民”、“智慧兴业”为主线、以“政务、金融、交通、医疗、安全、能源、文教、物流”八大领域应用为重点,进行“智慧通化”建设。

  8.社会治安防控“八张网”:实有人口管控网、社会面巡逻防控网、电子视频监控网、矛盾排查化解网、治安卡点堵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行业场所管理网、虚拟社会管控网。

  9.“一大园区、两大基地、三大工程、四大板块、五大新兴产业”:一大园区,通化医药高新区;两大基地,千亿规模生物产业基地、新型钢铁基地;三大工程,民生建设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工程、快速交通网络工程;四大板块,保健品产业发展板块、特色资源开发板块、服务业跨越板块、传统产业提升板块;五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10.“三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资质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

  11.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是国家计生委等部门在全国统一开展的创建活动。重点围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五个方面,推动解决城乡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生育、养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12.本质安全型城市:是指通过持续的风险控制管理,增强城市自身防范事故能力,使人、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不安全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风险降至最低,并保持在接受范围。其根本目的是“安全”,核心在于“本质”。

更多关于 通化市政府工作报告 的新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更多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