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_连心网

首页 >  工作报告 >  市级工作报告 > 正文
嘉兴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2月21日在嘉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嘉兴市市长鲁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嘉兴发展遭遇严重困难的一年。在中共嘉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负重拼搏、开拓进取,积极应对严峻挑战,着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积极变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885亿元,增长8.7%;财政总收入471.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7.7亿元,分别增长13.4%和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9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636元,分别增长13.2%和11.5%。

    (一)全力应对困难挑战,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始终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在主要经济指标开局大幅回落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着力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投资的拉动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经济逐步实现“稳走向上”。大力实施“三个千亿工程”,组织开展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五大会战”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社会民生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2亿元,投资增速由一季度的0.8%提高到全年的10.4%,民间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7.7%和19.1%。制定出台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19.6亿元,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32.7亿元,全力支持和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有效扭转了工业经济下行的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完善外贸扶持政策,各级财政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拓市场,积极推广小微企业出口简易承保模式,新增省级以上出口基地9个,实现出口196亿美元。编制完成市域商业网点规划,不断完善城乡商贸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3%。

    (二)着力拓展发展空间、积聚增长优势,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制定出台实施“两退两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和配套措施,全年清理闲置土地3240亩,腾退低效用地超过1万亩。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太阳能光伏产业“五位一体”省级试点,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别达到19.8%和22.1%。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组建市“两化”融合促进中心,全年实施企业重点技改项目392个。深入实施“十百千”大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新增上市企业2家、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龙头骨干企业10家。实施服务业“百项百亿”工程,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4个,嘉兴港货物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18.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8.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5.8万亩、现代农业园区15个,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三)加大改革开放和创业创新力度,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改革稳步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市、县两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全市新增小额贷款公司10家、股权投资机构33家。部署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加强招商选资,赴北京、上海、台湾等地举办项目推介会,雅达国际健康产业园、传云物联网等一批项目成功落户,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6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完成境外投资3.3亿美元。加快科技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8家,组建美国普渡大学长三角技术转移中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40.4%和36.9%。设立“南繁精神奖”。深入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引进培育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11个,实现县(市、区)省级“千人计划”专家全覆盖。

    (四)坚持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完善市域基础设施,嘉绍通道、钱江通道北接线、杭平申线航道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贯泾港水厂二期、何家桥线内河航道改造等工程基本建成。启动“智能电网”建设试点,500千伏汾湖变扩建、220千伏安兴输变电工程等一批能源项目顺利投产。部署中心城市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和重点片区详细规划,子城广场、南湖湖滨等区块改造全面提速。以“打卡口、接断路”为重点,大力实施城市交通通畅工程,新建改建城市道路54.5公里,对10个主要路口实施渠化改造,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社会停车场,中心城区路网框架进一步完善。加强市区公交线网和场站建设,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5条,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100个。扎实推进“两新”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优化“1+X”镇村布局,建成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24个,完成土地整治复垦1.4万亩。深化王江泾、姚庄、崇福3个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新市镇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增强。加强区域协作,与沪杭在公交、教育、医疗、通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参与“山海协作”,援疆援藏援青等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明显。

    (五)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管理,实行重点用能企业月度红黄绿“三色”预警制度。抓好行业环境准入和技术改造,实施节能重点技改项目243个,否决能评不达标项目10个,全面完成水泥磨粉机和印染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部署水环境治理攻坚,成立市治水办,推行市、县、镇三级“河长制”,在全市上下迅速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声势。组织开展河道清洁、拆除违章猪舍、封堵排污口等专项行动,关停和拆除猪舍面积18万平方米,新增截污管网321公里,清淤疏浚河道1255公里。强化水质监管,在全市范围设置88个监测点,严肃查处了一批涉水违法案件。加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开展PM2.5监测。实施“四边绿化”行动,加强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带保护建设,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5万亩,市区新建生态绿道253公里。深入开展生态创建工作,新增国家级生态镇2个。初步测算,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3.2%、3%、2.8%和3.1%。

    (六)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城市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健全“五城联创”长效机制,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查验收。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被评为省年度“十佳民生工程”。成功举办“2012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积极推进大运河联合申遗,启动长虹桥、长安闸等一批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项目。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国家话剧院长三角区域中心基地落户我市。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公益性幼儿园38所。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小班化教学和校车制度等试点,实现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满堂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创新基地建设,组建嘉兴技师学院。开展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基层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举办首届嘉兴运动休闲节,嘉兴籍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奖牌39枚。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统计、档案、史志、气象等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化统筹城乡就业,新增农村劳务合作社82家,帮助1.8万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月100元。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全年发放物价补贴775万元,城乡低保月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34元和235元。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2万套,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229户。积极发展老龄事业,新建改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71家,市老年大学新校区和老年活动中心建成使用。全面落实残疾人帮扶政策,在省内率先实现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满堂红”。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制定实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办法,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落成启用。开展新居民积分制管理试点。组织实施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部署铬超标药用胶囊专项治理。健全应急工作网络,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事故防范,安全生产事故起数、直接经济损失数、死亡人数实现“三下降”。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国防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得到加强,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民族、宗教关系融洽和谐,外事、对台、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八)加快推动职能转变,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01件、政协提案414件。深入开展“双千双百”活动,专题召开帮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工作会议,对基层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实行部门“一把手”领办制,各级机关干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更加自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重大项目模拟审批,新增并联审批事项17项,促进了审批提速提效。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对服务窗口进行明察暗访,着力解决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问题。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厉行节约,大力压缩行政性开支,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上下和衷共济、克难奋进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工作、作出贡献的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嘉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嘉兴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和进出口总额增幅两项指标几经努力没有达到年初预期目标,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困难中暴露出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日益突出,产业层次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尚未根本改观,同时土地等要素日益趋紧,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节能减排任务繁重,我们面临着稳增长与促转型的双重压力;社会管理创新有待加强,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还存在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也很突出,尤其是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201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长期趋好的态势没有改变,这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就现阶段来看,嘉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危机意识、树立良好状态,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的思想准备,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努力在开拓创新中破解难题,在转型升级中增创优势。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在“稳增长、促转型、强平台、重统筹、惠民生、优服务”上抓落实、见成效,为加快打造“三城一市”、全面建设“两富”现代化嘉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三五”分步走、实现“四个翻一番”的部署要求,立足快翻早翻,综合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工作导向,建议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2.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更加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结合。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希望,及时抓住和充分利用各种机遇,奋力争取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要坚持质量效益不动摇,做到投入讲产出、增长要效益,促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效益上来。

    二是更加注重盘活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始终致力于提高经济的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坚持以“调高、调优”为导向,大力实施退低进高、退二进三,着力抓好新空间、新产业、新企业的培育,从而实现总量做大、结构优化,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更加注重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始终坚定对嘉兴发展的实践自信和前景自信,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断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和束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发展水平加快提升,不断培育嘉兴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和责任,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中着力办好一批顺民意、解民忧、保民安的实事好事,努力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水平的保障、更加优美的环境,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2013年主要工作

    围绕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扩大有效投入为重点,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实施招商“一号工程”。坚持“招大引强选优”,把握嘉兴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中的分工定位,立足区域主导产业,围绕相关产业链、行业龙头企业、可产业化科研成果以及创新领军人才,大力引进装备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实施领导领衔招商和全域招商,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施小分队、高频率、多批次上门招商,不断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外资、民资、国资齐上,制定实施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发展三年规划,加快建设一批浙商回归总部基地。健全招商工作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力争年内引进世界500强公司、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和总投资1亿美元项目20个以上,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浙商回归和央企投资200亿元。

    提升平台承载功能。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大力实施开发区“二次创业”,全面提升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平台能级,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功能集成和生态集约。立足把有限资源配置最大化,以亩均销售收入、亩均实缴税金、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为重点,全面开展工业用地绩效调查,分门别类给予差别化政策待遇,加快各类园区“两退两进”步伐,力争全年腾退低效用地1万亩。依托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平台协作,加快东部临沪开发区和西部临杭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漕河泾经济开发区海宁分区、张江平湖科技园等园区合作开发。强化对各类开发区的业绩考核,促进各类功能载体更好发挥作用、多作贡献。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把大项目、好项目作为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的重中之重,狠抓一批对发展起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力争总量突破2000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嘉兴军民合用机场航站楼、平湖塘延伸拓竣等一批工程,加快推进钱江通道北接线、杭平申线航道改造等在建项目,嘉绍通道、湖嘉申线一期等建成使用。突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雅培营养品、福莱特导电玻璃等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年内新开工建设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以上。创新项目融资手段,用活用好资本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功能,提高项目直接融资比重。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绩效评估机制,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用地指标统筹调控,确保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完善项目储备制度,强化项目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引导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年内新增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0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0家。加快创新资源整合,推进嘉兴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提升发展,更好地发挥各类重点创新平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注重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加强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和科技保险,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本地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积极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深入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引智示范基地”,年内引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100名左右。

    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深入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十双百”行动计划,重点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示范项目,推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核电关联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深化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信息化改造步伐,更多鼓励高技术含量、高带动性、高成长性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高端化水平。实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年内新增百亿制造企业2家、建成百亿产业联盟10家。积极推动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小微企业上规模,鼓励和支持新创办企业,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嘉兴。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深入推进清费减负工作,严格规范各种中介经营性收费,营造让企业休养生息的宽松环境。引导和推动企业广泛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嘉兴产品销售份额,抢占市场先机。

    提速提质发展服务业。落实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推动工业设计、服务外包、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服务经济新的增长点。顺应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社会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创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商贸业态,加快形成更多新的消费热点。扎实推进南湖区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大力吸引各类基金、债券及股权投资。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城市,整合区域特色旅游资源,加大营销策划和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旅游集散地。鼓励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继续做好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支持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4万亩、现代农业园区50个。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积极扶持一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化经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农科教紧密结合,设立育种科技专项资金,力争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可追溯体系。

    (三)以推进新型城市化为方向,深化区域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强规划指导和调控。系统推进国际商务区、湘家荡区域、温泉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加快建设城市特色功能区。按照“两年打好基础、五年明显见效、十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子城广场、南湖湖滨、三塔路等片区有机更新,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继续开展“打卡口、接断路、连环线”专项行动,加快由拳路、长水路等支路网建设。鼓励民资参与停车设施建设,新增市区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拓展完善城乡一体化公交、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多管齐下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建成区“数字城管”全覆盖。积极谋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科学布局城市快速通道和轨道交通,加快构建市域一体的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联动推进主副中心城市有机更新,强化功能互补,全市启动有机更新1万亩。

    推进城乡一体化。抓住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土地利用、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有机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两新”工程,深入开展土地复垦整治,加快完善新市镇各项公共配套,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力争全年完成农村土地整治复垦1万亩。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着力培育一批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特色村。扎实推进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深化现代农业经营、户籍制度和城乡一体新社区管理等配套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新一轮强村计划,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加大滨海开发力度。强化规划统筹和资源整合,启动嘉兴港通关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独山港区、海盐港区港口建设和口岸开放,力争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加快建设海陆联动、海河联运的集疏运网络,扎实推进粮食、钢材、煤炭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高标准建设一批临港先进制造业项目,着力构建滨海“百亿企业群、千亿产业带”。加快滨海旅游开发,积极打造滨海旅游黄金线。加强海域管理,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海洋资源永续利用。

    (四)以水环境治理为突破口,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打好治水攻坚战。全面落实市、县、镇三级“河长制”,推行“河长”保证金制度,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考核力度。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清理违章猪舍,加快推进生猪养殖设施规范化改造,做好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的关闭或搬迁工作。加强工业企业外排监管,开展排污口分类分期封堵工作,加快日排水量50吨以下中小企业污水入网进度,对无法达到污水入网条件的新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加快治水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贯泾港水源湿地、石臼漾水源地新塍塘综合整治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12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铺设污水收集管网248公里,清淤疏浚河道1500公里。开工建设市区城东活水公园。强化区域联动治理,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进一步建立健全治水长效机制。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清洁空气”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施工扬尘整治力度。全面开展PM2.5监测,规范空气质量分析和信息发布。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制度,健全项目节能环保审查评估机制,禁止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深入开展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年内完成200家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深化制革、印染、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限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对未完成整治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生态化改造,组织实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加强农业有机废弃物多途径综合利用,新增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2个。扎实做好可再生能源建设应用示范城市和餐厨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全国试点工作。

    统筹推进拆违与绿化。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大力推进城(镇)中村、城郊结合部、农村违章生产生活建筑拆除工作。深入实施“四边绿化”行动,扎实做好沿城、沿镇、沿村、沿河等重点区域植树造绿,全面完成高速公路、高铁沿线森林通道绿化建设,全年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4.2万亩。健全城市生态绿道网络,扎实推进绿道与干道、居民小区、公交站点的联网对接,市区年内提升完善生态绿道50公里,基本完成三年绿道建设任务。

    (五)以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为基础,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快完善就业创业体系,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问题,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以上。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新居民和困难群众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加快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接轨步伐,推进异地就医“一卡通”和跨地区转移接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推进低保制度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重特大病救助力度。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积极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50%。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完善孤残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展,重视红十字会工作。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调整完善安置政策,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500套以上,确保廉租对象应保尽保。

    提升文化软实力。完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长效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各类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鼓励和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扎实做好大运河联合申遗,加快推进马家浜遗址公园等一批遗址保护工程建设,着力彰显“越韵吴风”的城市文化底蕴。落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嘉兴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创新(软件)园等一批产业基地建设,培育扶持文化龙头企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强学前教育规范化管理,创建等级幼儿园30所,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新一轮标准化学校创建,提高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序推进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改革试点。注重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加强实训基地、产学研联合体等建设。支持嘉兴学院发展,加快推进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工程。健全财政补偿和绩效考核机制,深入推进市、县两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强公共医疗卫生能力建设,统筹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进程,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和医学科技进步工作力度。完成荣军医院迁建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首届市民运动会。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出生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增强社区自治服务功能,积极培育专业化社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鼓励引导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深化居住证制度改革,提升新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重大隐患挂牌整改,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省级试点。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强化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健全社会应急联动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发挥好协会、商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深化“平安嘉兴”建设,构建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打造长三角最具安全感的城市。大力支持驻嘉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拓展深化“双拥”创建,巩固和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六)以转变政风为着力点,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更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关心群众、了解实情,把主要精力放在群众关注的问题上。大力控制和压缩各种一般性会议,严格控制会议活动规模,提高会议活动的有效性。改进文风会风,减少各类文件、简报,鼓励讲短话、讲实话、讲管用的话,提高文件的可操作性。

    着力强化工作执行。转型时期矛盾凸显、问题交织,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增强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意识,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直面困难开展工作。针对项目建设、城乡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有为,逐个抓破解、逐项抓落实。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强化过程控制,以时限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责任。

    积极创新政府管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完善四级行政审批互联互通,推行联审制、模拟制、代办制,切实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深化预算制度管理改革,强化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全面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完善招投标综合监管体系,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秩序。进一步理顺国资管理体制,加强国有投融资平台债务监管,提升国资质量和投融资能力。

    始终坚持从严治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按照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大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审计和监察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推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控制压缩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会议等经费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厚望。转型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破冰前行的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鞭策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嘉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把嘉兴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更多关于 嘉兴市政府工作报告 的新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更多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