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_连心网

首页 >  工作报告 >  市级工作报告 > 正文
黄山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5日在黄山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黄山市市长 宋国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强力推进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经受住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有效应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成功战胜多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黄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跃升。初步测算,地区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207亿元增长到410亿元,五年翻了近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00美元,五年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20.3亿元增长到76.9亿元,翻了近两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77亿元。农业经济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157.6亿元、五年增长6倍,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70亿元、五年增长2.5倍。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规上工业企业达441家,增加值突破100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50亿元,黄山永新进入中国创新型百强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实现历史性突破,6家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全市九个园区累计开发面积45.6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400亿元,五年翻了两番半、年均增长44%。旅游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接待游客达3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0亿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2.3倍和2.7倍,其中入境游客160万人次、旅游创汇4.8亿美元,分别是2007年的2.3倍和2.7倍。全市4A级以上景区达22个,西递、宏村晋级5A级景区,5家旅行社跻身“全国百强”,皇冠假日酒店、凤凰酒店、香茗酒店等一批高档旅游接待设施建成运营。黄山风景区荣获全球旅游目的地管理奖,黄山旅游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跻身中国旅游集团20强。我市荣获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

  ——过去的五年,重大政策争取实现突破、重点工作富有成效。全省唯一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功获批,争取到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34亿元,152个服务业“135”工程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31亿元。屯溪老街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徽韵”入选国家旅游文化重点项目名录,徽州府衙、秀里影视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服务业增加值达175亿元,比2007年增长80%。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争取成功并全面实施,累计到位补偿资金6.6亿元,新安江流域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绿色提升全面展开,沿线村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基本建成,99个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即将出台,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进入国家战略规划。积极推进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非遗普查,徽州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新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处、历史文化街区3处,16个村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写进国务院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若干意见,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组织实施“十大工程”,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强力推进“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百佳摄影点、“智慧黄山”建设和“四大整治”活动,83个古村落、1065幢古民居得到保护利用,建成922个绿色质量提升点、123个百佳摄影点,旅游干线、交通干道两旁和重点景区、景点周围村庄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过去的五年,改革开放取得积极成效、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着力推进国企改革,市直43家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在全省创新开展城市化区域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初见成效,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实施。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和“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市”称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启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省首家林业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组建市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局,市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入场交易项目6007个,成交总额164.9亿元,节约资金及实现资产增值21亿元。新设立农村商业银行3家、农村合作银行3家、村镇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2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9家,市城投公司6亿元企业债券、黄山旅游集团2亿元中期票据和永新公司4.36亿元定向增发成功发行,引进股权投资机构10家,融资2.1亿元。扩权强镇试点扎实开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歙县、休宁县连续四年跻身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成功举办纪念邓小平同志“黄山谈话”三十周年、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第四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第5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国际登山大会、国际山地车节等一系列重大节庆赛事活动。与瑞士因特拉肯市、瑞典瓦拉市结为友好城市。黄山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国籍飞机开放,开通黄山到首尔、台北2条境外航线和黄山至釜山包机,黄山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9家世界500强、16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我市,五年累计到位内资15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亿美元,分别是前五年的5.1倍和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70亿元,年均增长18.7%。外贸进出口总额6.8亿美元,五年翻了两番多。

  ——过去的五年,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统筹发展更加协调。全市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39.8%提高到46.8%。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黄塔桃高速公路、绩黄高速公路、黄山机场4D改造(一期)等一大批项目建成运营,黄祁高速公路路基全线贯通,京福高铁黄山段加快建设,黄杭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评估,100%乡镇、99.4%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中心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累计完成建设投资449.2亿元,是前五年的3.8倍。新安江公园、齐云大道、屯光大道、花山大桥、“智慧黄山”旅游调度指挥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使用;市游泳馆、市全民健身馆、杨业功纪念馆建成开放;新建改造世纪广场、昱中花园等城市公园广场 9 座,新增绿化面积131.4万平方米;实施小街小区小巷综合改造项目100多个。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建设全面展开,高铁新区启动建设。全市区县城和建制镇累计完成投资686.5亿元,是前五年的3.2倍。屯溪区江南新城、徽州区新四军军部旧址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黄山区城市外环路、歙县徽州古城整治工程、休宁县横江公园、黟县城南新区、祁门县新城区等一批重点城镇项目基本建成,区县城功能明显提升。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97个行政村达到市级“十有”标准。我市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称号,在中部六省率先摘取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桂冠。

  ——过去的五年,民计民生显著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扎实开展“七保”工作,认真实施民生工程,五年累计投入资金64.2亿元,惠及全市140余万城乡居民,2009~2011年连续三年在全省民生工程考核中位居前列。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惠及城乡居民81.6万人、参保率94.7%。五项社会保险实现市级以上统筹,参保人数达88.9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稳步提高并按时足额发放,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培训新型农民6.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五年累计投资45亿元,竣工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4.01万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8898万元,解决3.6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投入扶贫资金2.6亿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798个,2.7万人实现稳定脱贫。筹集资金3.6亿元,完成24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使1.2万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发放涉农补贴资金2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受益1963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5%,两项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过去的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提标扩面,学生资助体系初步建立。完成146所学校标准化建设,重建、加固和改造中小学校舍34.6万平方米,改善了屯溪一中、歙县中学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新建歙县新安中学、休宁县中学新校区、市特殊教育学校、徽州一中和市实验小学高铁新区分校等,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8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并对外招生,安徽省行知学校、黄山旅游管理学校跻身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市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歙县人民医院、祁门县人民医院、首康医院等一批重点医院改扩建基本完成,五年累计投入资金6.1亿元,改扩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927个。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100%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加快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9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累计实现351.4亿元,软包装新材料产业基地跻身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我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01个、农家书屋901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黄山市志》出版发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我市首位奥运选手吕秀芝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五”普法全面完成,“六五”普法启动实施。圆满完成第七届、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连续九年获省政府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2009~2011年群众安全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我市蝉联省文明城市,歙县蝉联全国文明县城。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民族、宗教、对台和统计、档案、气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五年来,我们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实践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政府自身建设。始终注重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特色示范创建活动,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88件,修改34件、废止24件,办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148件。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严格规范公务员考录、征地搬迁等行政行为。始终注重为民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54项,市县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市政务服务中心累计受理各类审批及服务事项51.1万件,提前办结率达99.5%。深入开展机关作风集中整治和效能、政风、行风“三位一体”考核评议,认真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市民连线”、“市长热线”和“市长信箱”,累计受理企业和群众来信来电3.4万余件。始终注重民主决策。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市政府系统承办的2159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的1187件,占承办总数的54.98%。始终注重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五年来,我们严格目标管理,努力争先进位,我市在全省科学发展目标考核中位次逐年前移,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其中,2011年位居全省第五,比2008年前移8位,创建市以来最好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2年,面对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稳定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出台了“35条”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初步测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增长20.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全力扩大有效投入,奋力掀起“六个高潮”,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亿元、增长20%;到位内资470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增长15%;600个“十大工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0亿元、增长20%;全年接待游客增长18%,旅游总收入增长19.5%;建设绿色质量提升点390个,新建和改造提升苗木基地2.1万亩,植树造林11.8万亩;全年完成改徽9788幢;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项目481个,1.67万人实现脱贫。全力推进转型发展,扎实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服务业“135”工程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投资2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纳入省政府与国开行重点合作项目,首期50亿元项目贷款成功开贷,新安江流域上游段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7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9224元、增长16%;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节能减排等各类考核目标全面完成,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各级政府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解决黄山发展不足、发展不够的问题,努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必须保护好黄山的青山绿水,发挥优势、彰显特色,走出一条富有黄山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必须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黄山现代化建设的中央、省驻黄单位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市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实力不强,各级财力薄弱,难以适应民生改善和城乡建设、生态建设等投入的需要;牵动性的大项目和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少,作为支柱产业的服务业结构单一、提速不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支撑不足;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部分深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群众生活依然困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双重压力;城市设施和管理水平还难以适应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要求;政府工作也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0个方面32项重点工作中的66项主要指标,预计有8项难以完成或实现预期目标,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黄山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期,也是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我们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和成绩,又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清醒认识,抢抓发展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谱写黄山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战略、工业支撑战略、城乡统筹战略、开放创新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推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强力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建成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力争到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百个亮点”基本建成,“山、水、城、村、园、路、文、林、茶、民”十个关节点取得显著变化。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17年全市旅游接待量55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0亿元,其中创汇突破10亿美元。坚持走黄山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工业招商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全市规上企业达到670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超百亿元产业集群4个、超5亿元企业50家,全市园区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其中市经济开发区产值突破200亿元。坚持“四化同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力争实现茶业综合产值130亿元、林业总产值240亿元,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在全面完成市五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总量争先进位,人均提高水平,在全省科学发展目标考核中继续保持先进位次。

  ——核心竞争优势实现新提升。以“四大战略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发展壮大服务业,着力提升文化整体实力,着力培育绿色增长极,全面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全面完成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初步建成“一个枢纽、三个中心、五大基地”,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服务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加快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水平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六个一批”工程,完成“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和百佳摄影点建设任务,建成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等16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深入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确保新安江水质稳定向好,自然生态环境全国一流。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全面完成1162个绿色质量提升点建设任务,全市绿化苗木基地发展到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9.2%。通过不懈努力,让服务业成为黄山的支柱,让徽文化成为黄山的自信,让生态文明成为黄山的福祉!

  ——美好黄山建设展开新画卷。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京福高铁、黄祁高速、歙黟一级公路建成通车,黄杭高铁、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和济祁、黄千、芜黄三条高速黄山段开工建设,积极做好规划中的黄山至金华、黄山至池州及祁门至安庆三条铁路的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到2017年,全市铁路建设里程达22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46公里,新建改建国省道公路300公里、县乡公路800公里,黄山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10万人次,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架,航空、航运和国、省道相配套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建成。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中心城区新安江上游段、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高铁新区、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推进徽屯一体、休屯同城,建成连接屯溪区、徽州区、新城区的城市快速通道。完善水电路气桥等市政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防洪、消防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五年公交线网提高50%,人均公交标台数翻一番,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统筹推进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实施城市绿道工程,加大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的风貌整治力度,创建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支持歙县争创县级中等城市。力争到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55.3%,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9.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大力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力争到2017年全市6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早日将我市广大乡村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人民群众生活跃上新水平。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到201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均比2012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完善“七保”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大力实施省、市民生工程,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示范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一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向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城镇人人享有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城镇人口达100%;力争到2017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全市三级甲等医院达到3所,床位数增加两倍。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建设全省一流的文化、体育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改善生活环境,五年城镇人均绿地面积提高到2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38平方米,安居保障水平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五年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快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9.5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万人,城乡救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稳定实现农村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每年完成50个左右贫困村整村推进,每年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2013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这一战略目标,持续推进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继续抓好“十大工程”、“四区”建设,持续掀起“六个高潮”,强力推进十个关节点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入,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着力促进城乡统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目标以内。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

  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强化项目带动,提高投资效益,增强发展后劲。

  全力提速项目建设。突出抓好630个“十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30亿元,增长15%。开工建设黄杭高铁、歙黟一级公路改造,全面建成黄祁高速公路,完成324省道改造,力争开建黄千高速、济祁高速,加快推进京福高铁、黄山机场4D级改造工程,切实做好月潭水库、皖赣铁路扩能改造、芜黄高速、风能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大中央投资项目实施和争取力度,力争全年争取中央投资4亿元以上。全力服务好国家、省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市场化、产业化的企业类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政府投资类项目建设,确保150个重点项目建成运营。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优势产业和旅游、文化、生态优势资源,精心策划专题招商活动,积极参与重大招商活动,谋划推介400个以上、总投资超1800亿元的重点项目,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确保全年到位内资增长20%、外商直接投资2.4亿美元。强力推进以商引商,鼓励企业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上市融资、技术合作等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

  全力做好融资保障。加大政银企合作对接力度,力争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确保信贷投放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支持发展中小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争取股份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行。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力争全市平台融资达到50亿元,其中市城投公司和市国资公司融资25亿元,并在发行中期票据和二期债券上取得突破。加快企业直接融资,力争昌辉股份、科宏科技申报上市,1~2家企业进入辅导期。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

  高水平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力促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努力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

  深入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16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230亿元以上,确保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的30个项目全面建成。继续抓好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宏村、屯溪老街三个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启动歙县古城等区域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扶持“徽韵”等大型演出做精做优。巩固和加密黄山至台北等境内外航线,力争新开黄山至大连等6条境内航线,争取开通黄山至香港、黄山至釜山等5条境外航线(包机)。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黄山风景区景区扩容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玉屏索道改建,全面建成西海大峡谷观光缆车等项目,抓好“智慧黄山”应用和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建设,全力争创全球首家景区类“世界优秀目的地”和“全球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标准(黄山)示范区”。积极推动花山谜窟、徽州古城·牌坊群、太平湖、齐云山、唐模·呈坎、牯牛降争创国家5A级景区,加快完善牯牛降旅游基础设施。规范发展乡村旅游,继续实施中法乡村旅游合作示范项目,着力发展户外运动、休闲养生、摄影写生等新型业态。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办好第十七届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山地车节、登山节等12项节庆赛事。扎实开展国家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力争旅游接待量突破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0亿元,其中入境游客185万人次,旅游创汇5.8亿美元。

  加快发展其他服务业。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和商贸功能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推动房地产结构调整,全年新开工各类商品房240万平方米。加快商务会展设施建设,积极举办承办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大力发展金融、证券、保险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社区、家政、养老和中介服务业发展。

 (三)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深入实施百亿园区、优势产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行动计划,全力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摩配三大特色产业基地,抓好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支持永佳集团、金马股份、中显微电子、联强纺织、皖南机床、黄山电器等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七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350亿元。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绿色包装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50亿元,产值达180亿元、增长20%以上。深入实施技术改造百千工程,完成技改投入70亿元以上。认真落实外贸进出口政策,确保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非公有制经济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力量,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他们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园区。扎实开展“园区转型升级发展年”活动,加大园区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力争全市园区新增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完成建设投资15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60亿元。加快市经济开发区 “一区七园”建设,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新增规上企业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争创国家级低碳高新经济开发区。

  (四)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以“八项重点任务”为抓手,大力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力争美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编制实施全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启动实施新农村世行贷款项目,培育建设中心村100个以上,治理改造自然村300个以上,完成投资21亿元。切实抓好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5座。加快县乡道路改造和村路提升延伸,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改造农村危房15640户,力争完成95个乡镇的农村清洁工程,再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继续抓好歙县金竹村、休宁县阳台村等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平方公里。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635”转型增效行动,新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基地8.6万亩,新增2~3家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180亿元。继续办好黄山茶叶暨名优农产品推介会,重点推进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品牌建设,全市茶业综合产值达85亿元。积极推进林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确保苗木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林业总产值达160亿元。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力争年贷款突破7亿元。

  强力推进扶贫攻坚。突出抓好57个市级重点贫困村扶贫攻坚,全面完成50个左右纳入省“千村整推”工程的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继续安排市级扶贫开发专项资金1000万元,整合各类涉农专项资金,广泛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组织实施扶贫项目500个以上,完成投资超4亿元,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5000名,力争2.5万人稳定脱贫。

  (五)着力提升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

  扎实开展城市形象设计提升行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区县城建设再上新台阶。

  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建设。安排政府投资项目40个、社会投资项目60个,力争完成投资180亿元,增长30%。实施屯光大道至徽州区段改线,梅林大桥、文峰桥、仙人洞南路和机场迎宾大道(扩建)建成通车。江心洲文化体育广场、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城市展示馆、市图书馆、市档案馆、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使用。实施市医院扩建工程,新建大型停车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完成一水厂改建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小街、小巷和小区40个,建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安置房5961套。全面提速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建设,优先区全面建成。全力推进新安江上游路网建设,配套实施两岸亮化、绿化工程。加快高铁新区站前广场、安置区学校、市政道路等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0.6亿元。

  推进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突出抓好屯溪区江南新城、黄山区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徽州区滨河新区、歙县徽州古城保护与利用和歙州广场、休宁县滨江新区、黟县城东新区、祁门县新城区等区县城综合改造和20个中心镇建设,力争全市区县城与建制镇完成投资260亿元。启动实施城市绿道工程,完成160公里建设任务。继续加大改徽建徽、控违拆违工作力度,深入推进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确保提前完成全市1.3万幢改徽任务。加强规划审批和管理,确保规划严格执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市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六)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积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深入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突出抓好100个、总投资676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50亿元。扎实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全力抓好75个试点项目实施,确保完成投资24.5亿元。加大主航道两岸改徽建徽、主要干流沿线工厂搬迁、村镇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整治力度,完成流域村级保洁队、河流打捞队的组建和船只配备,对歙县新安江主航道网箱实施退养,探索建立后期扶持保障机制,切实抓好流域村级垃圾保洁、重点河面打捞、干流网箱退养、主要干支流综合治理、河道采砂整治、重要支流水草治理工作。切实加强流域循环经济园和市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新安江流域上游段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力争国开行新安江流域重要支流综合治理项目36亿元早日开贷并启动实施。

  扎实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深入开展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建设提升点236个、面积5万亩,新建苗木基地85个、面积1万亩,全年完成造林绿化13.84万亩、总投资13.3亿元。切实抓好世行贷款林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认真实施黄山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建设工程。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森林城镇9个、森林村庄80个、森林长廊90公里,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利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强项目环境准入,严格执行环评制度,确保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关闭和淘汰难以治理达标的企业,加强饮用水源和工业企业炉窑烟尘、餐饮业油烟污染的监管,确保城镇集中水源地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100%。加快推进太平湖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全面完成网箱退湖。加强重点领域和耗能大户监管,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扎实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着力加强关键区域控制管理,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徽州文化再显风采。

  加大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继续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全面完成101个古村落和1065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作。实施非遗保护“六个一批”工程,力争新增非遗生产展示销售区10处,挖掘非遗传统技艺10项,打造非遗传习基地10处。抓好徽州文化研究,做好徽州历史档案征集抢救工作。编制国保、省保规划,开展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力争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以上。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所有“四馆一站(屋)”免费向群众开放。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继续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筹建市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积极开展文化“五进”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继续实施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续建新建千万元以上文化产业重点项目110个,力争完成投资100亿元。加快推进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徽文化产业园建设,支持市文投公司、竹艺轩、翰林堂等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徽州四雕、文房四宝、万安罗盘、徽州漆器等规模化生产。继续举办黄山、黟县国际摄影大展,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八)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扎实抓好民生改善各项工作。新增财力优先向民生倾斜,认真组织实施省、市民生工程,继续保持全省先进位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4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1.65万人。继续扩大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参保人数达85.2万人;扎实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参保人数达76万人,养老金发放率100%。提高新农合重大疾病报销比例,扩大病种覆盖范围。完善医疗救助“一站式”管理服务。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加快社会化养老步伐,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完成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黄山学院提升办学层次、黄山电大争创国家开放大学首批市级学院。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培育黄山特色人才队伍。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完善城市社区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深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省十三运会。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事务和统计、审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九)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社区布点调整为切入点,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继续大力推进城市精品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制度,构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民意表达平台,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强化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扶、教育和监管。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夯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奋力夺取“长安杯”。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旅游、道路交通、矿山、化工、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中小学校等17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力保12项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范围之内。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和气象、地震等防灾减灾工作。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强力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水平。

  各位代表!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必须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具体要求,精简会议文件活动,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要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及时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重大事项,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注重采纳政协的调研成果和意见建议。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要高效为民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和政务服务体系化建设。继续办好“市民连线”和“政风行风热线”,继续开展效能、政风、行风“三位一体”考核评议和百家企业评机关、群众评基层站所活动。要严格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快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和公共资源网络交易平台建设,规范项目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公务消费等行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

  各位代表!黄山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科学发展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工作,拼搏奋进,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更多关于 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的新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更多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