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_连心网

首页 >  工作报告 >  市级工作报告 > 正文
漳州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6日在漳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漳州市市长 吴洪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漳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部署,全力推进“工业化提速、城市化提升、现代农业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17.8亿元,增长12.6%。公共财政总收入205.48亿元,增长17.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1.71亿元,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6.9亿元,增长33.3%。农业总产值558.85亿元,增长4.5%。规模工业增加值750.21亿元,增长16.9%;规模工业总产值2680.53亿元,增长17%。外贸出口69.9亿美元,增长7.7%。实际利用外资8.9亿美元,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06亿元,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51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9元,增长13.8%。多数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三位。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实施工业“千百工程”项目1068个,完成工业投资695.6亿元,增长30.4%。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72家,占全省新增数近1/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00亿元,增长14%。南靖高新区获批更名为漳州高新区。漳州钟表出口基地成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获评“中国钟表之城”。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0件,增长150%。现代农业进一步增效。经检验检疫农产品出口货值41亿美元,增长23.2%;其中水产品出口26.5亿美元,增长39.5%。荣获“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称号。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绿标产品5个、有机产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28个。水利投资20.1亿元,增长108%,枋洋水利枢纽、古雷引水工程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文化产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31%。摄制《市长带你游》,积极参加全省旅游促销活动,引进北京首旅集团开发建设南靖土楼景区,灵通山获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桥上书屋”入选全球八大环保建筑,旅游总收入150亿元,增长22%。建筑业实现产值247.9亿元,增长45.3%。房地产完成投资254.5亿元,增长14%。金融业加快发展,新增分行3家、支行17家,全年本外币贷款余额1212.63亿元,增长20.3%;存款余额1525.74亿元,增长19.4%。举办武汉、西安“漳州名优产品展洽会”,参加新加坡亚洲国际食品展,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6.6∶47.3∶36.1优化为15.9:47.9:36.2。

  (三)“五大战役”成果丰硕。“五大战役”分别完成投资860亿元、682亿元、287.9亿元、466.5亿元、323.8亿元,均提前一季度完成年度目标。79个省级在建重点项目投资504.9亿元,完成计划200.1%。215个“十大竞赛”项目投资554亿元,完成计划205.4%。重大生产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4个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古雷石化启动项目、福欣特钢即将试投产,联盛纸业2条生产线投产,旗滨玻璃第5、6条生产线点火投产,第7、8条生产线开工建设。14个投资10亿元以上生产性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在建高速公路里程348公里,建成国省干线98公里、农村水泥路400公里,改造危病桥40座。厦漳同城大道、沿海大通道、漳永高速、新江东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龙厦高铁、厦漳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九龙江大桥、省道东东线建成通车,古雷30万吨级码头、漳州开发区8-10#万吨级码头基本建成,全年完成投资121亿元,增长36.6%。电力建设完成投资15.8亿元,增长28.5%。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古雷南2#码头项目获得核准,漳州石化基地纳入国家《炼油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古雷炼化一体化、云霄核电、厦漳城市轻轨、中海油LNG、厦漳海底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海魁水产、万晖洁具成功上市;获批发行中期票据、企业债券等债务性融资102.3亿元;15个项目BT融资约50亿元。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

  (四)“三维”招商又开新篇。举办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投资漳州”(北京)推介会、创业漳州台商大会、深圳民企项目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开展“世界500强企业漳州行”,参加中美企业投资合作论坛、中国美国商会年会,向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推介漳州,促成荷兰孚宝等一批跨国企业到漳投资。全市列入省级跟踪对接“三维”项目238个,总投资4513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1个、百亿元以上项目15个。积极探索专业化、市场化、特色化办会新路子,注重“展洽结合、展销结合、展游结合”,“农博会•花博会”共签订购销订单27.6亿元,签约合同项目103个,总投资328.1 亿元,奠基开工剪彩项目632个、总投资1035亿元。联想科技城、海投科技创业园、蓝恒达离子膜烧碱、联东U谷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五)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若干意见》,邀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参与修编27个专项规划,完成347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实现村镇两级规划全覆盖。首次土地例行督察验收顺利通过,并被确定为“联创齐争”试点市。全年获批建设用地4.57万亩。启动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十大工程”,投资60亿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改造提升城市交通出入口,新改扩建城市道路173公里。开工建设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省运会重要比赛场馆。市区内河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拆除市区1000块约2万平方米户外广告牌,实现胜利路、迎宾路无跨街和高立柱广告。规划建设“一环、两带、七主题”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园22处,建成西溪湿地公园、林语堂文化园蕉园观光栈道和102.5公里绿道,新增绿地4527亩。完成百花村店面改造和梧浦村-迎宾路-百里花卉走廊-东南花都沿线景观提升、道路改造,城市形象明显提升。深入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沈海高速公路沿线18个村和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示范点为重点,强化山边、路边、宅边、水边的绿化和整治,涌现出长泰上蔡村、漳浦溪坂村等先进典型。“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初见成效并受到广泛赞誉。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命名复审。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从全国第51位上升到第8位。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完成,第一批18个同城化启动项目已完成10个,召开厦漳泉第二次党政联席会议,筛选确定第二批同城化项目39个。

  (六)县域经济活力呈现。龙海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和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漳浦、东山、长泰、华安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漳浦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平和被授予“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第一县”称号,云霄获评“中国温泉之乡”。长泰、南靖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被确定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获批设立。华侨农场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

  (七)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全面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开展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实现行政审批“三个百分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一次性压减211项,成为全省审批项目最少的设区市;加快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获批成为“全国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推出43条项目审批提速增效的具体措施,建立“马上就办”工作制度,“五大战役”项目审批时限平均缩短146个工作日。

注重发挥政策效应,争取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漳州石化基地加快开发建设十二条措施》,制定出台支持科技创新、海洋经济、旅游、中小企业、建筑业、民营经济、总部经济等发展的18项政策措施,采取“一企一策”,开展“两帮两促”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取得明显成效。

  (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64.4亿元,增长20.2%。6类5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年度目标。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社保扩面任务提前完成,发放社保卡420万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大病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增床位2570张,漳州市第三医院投入使用,建成468所村卫生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99.8%。深入实施“生育文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人口计生综合水平位居全省第二,人口自然增长率8.07‰。

  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建成校安工程项目448个,新改扩建5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11所达标高中校,225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通过验收,更换国标校车216辆,云霄光电学院开工建设。完成国有文艺院团和广电网络体制改革,“海上丝绸•漳州史迹”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漳州木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名录,电视连续剧《大航海》开机,央视《寻宝》、《乡村大世界》走进漳州。建成一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数字电影院、乡镇文化综合站,实现全市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8个省运会场馆加快建设,建成1667个农民健身工程,实现全市行政村健身工程全覆盖。

  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0989套,基本建成17438套,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相关制度,确保配租配售公开、公正,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投资6.55亿元完成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建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640公里。国家级“生态市”和“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建立生态公益林储备库试点,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下达任务范围内。九龙江流域(漳州段)Ⅲ类水质达标率96.9%,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3.4亿元完成2081户、8000人“造福工程”年度搬迁任务。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支持老区发展特色产业。老龄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242个,实现全市社区全覆盖。

  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制度,成立市级联合接访调解中心。推广华安县新圩村“一圩一日”集中办事和诏安县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做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交通事故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全面下降。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全面完成综合警务改革,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深化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法律援助工作,社会保持安定稳定,全市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7.1%。国防动员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开展新一批荣誉市民评选授荣。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成效显著。圆满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社会科学、行政复议、地方志、档案、地震、气象、残疾人、红十字会、统计、人防、物价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

  (九)政府运行更加规范。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的监督,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开展检查、视察和调研活动,广泛听取市人大、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全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32件、市政协提案280件,办结率均为100%。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和“万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加大“庸懒散”治理力度。电子政务建设迈出新步伐,政府门户网站全新改版,市长信箱启动运行。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开展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成绩令人鼓舞。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和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漳州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积极服务漳州发展的中央、省驻漳机构、驻漳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漳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漳州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中心城市功能配套不够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脆弱;受外部环境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一些公务人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作风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扎实做好2013年的工作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突出“工业化提速、城镇化提升、现代农业提效”,全力打好“五大战役”,深入开展“十大竞赛”,着力产业发展,着力城乡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着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革开放,着力转变作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1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8.9%;农业总产值增长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外贸出口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1‰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范围之内。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必须注重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两轮”驱动扩内需

  扩大有效投资。强化抓项目就是抓产业、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化“五大战役”内涵,拓展“十大竞赛”领域,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更加突出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工业“千百工程”,力争全年建设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00个,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0个,投产项目400个,工业投资突破700亿元;加快“一桥两港两铁三道五路”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两纵两横五联”高速公路网和“三纵三横五联”国省干线公路网。加大电力基础设施投入,力争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

  强化“三维”对接。密切跟踪央企、外企、民企投资动态,增强招商引资实效性,提高“三维”对接落地率。用好省政府《关于加快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十条措施》,以龙头企业落地促进链条延伸、产业集群。加强与海外华人财团的联系,提升漳港澳合作层次和水平,深入实施“回归工程”。兑现扶持政策,鼓励上市企业返程投资。坚持“专业化、市场化、特色化”方向,办好“农博会•花博会”、漳台经贸恳谈会,积极参加第17届中国投洽会,进一步提高办会水平和招商实效。

  促进居民消费。开展“市场建设年”活动,加快城市综合体、商贸广场、农贸市场建设,培育一批餐饮酒店、时尚消费、休闲购物、娱乐健身等商业街区。落实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坚持“两同步、两提高”,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注重园区建设和创新驱动

  更加突出园区在工业化提速中的主力军作用,向园区要速度要效益要质量。提升规划水平,高标准编制空间和产业规划,科学构筑发展框架;加强政策扶持,研究制定差异化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储备、项目引办、权限下放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导向,构筑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务环境,着力增强吸纳要素、承载项目、集聚产业的能力。高标准规划建设漳州(古雷-南太武)滨海新区。全力推进古雷开发建设,用好用足先行先试各类优惠政策,确保石化启动项目顺利投产,推动炼化一体化和一批中下游项目尽快落地投建,进一步完善园区整体配套,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临港石化产业基地”。高品位建设台商投资区,积极承接台湾产业整体转移,扎实推进福欣特钢、联盛纸业投产达产,加快海峡商务营运中心等项目建设,高标准规划,全面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努力建成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漳州新城区。漳州开发区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强产城互动、港城联动,大力发展以临港工业、临港物流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的海洋经济,努力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支持漳州高新区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汇集、高科技人才集聚、产业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常山开发区要突出侨的特色,全力打造海西滨海华侨城。支持南溪湾经济开发区等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创造条件推动更多开发区做大做强。力争全市各类园区工业产值、税收收入均增长20%以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中的战略支撑。深入贯彻《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争取新设立6家以上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工业技改年”活动,出台技改专项扶持政策,实施“百项百亿”技改工程,完成技改投入250亿元以上。推进“一城二谷三园四中心”建设,增强产业支撑。加快“数字漳州”建设,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融合。加大“蓝火计划”推进力度,实施产学研“双十双百”行动,充分用好“6•18”项目成果交易平台,引进产学研科技成果400项以上。加快实施“三个百名”人才自主培养计划,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加速壮大创新人才队伍。

  (三)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细化扶持政策。围绕石化、钢铁、船舶、汽车、装备制造、光伏玻璃等产业,加快引办一批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临港工业项目,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以国家海洋三所漳州科技兴海基地、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东山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等为平台,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服务、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海洋产业,培育海洋经济新业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群体。支持发展远洋捕捞和工厂化海水养殖,提升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港口码头和渔港建设,增强港口承载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抓好国务院降低流通费用10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积极推进荷兰孚宝、青岛啤酒物流仓储、盛辉公路港等项目落地开工,着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标志的产业物流。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扶持闽南商业综合批发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家具建材市场三大市场集群发展,加快海峡两岸(国际)农产品物流城、海峡两岸花卉集散中心、海峡两岸(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漳州花卉交易中心、芗城闽南汽车交易城、闽粤(平和)农资物流交易大市场、南靖兰花批发市场建设,启动建设农资物流园,规划建设食品、钢铁等专业市场,逐步搭建“买世界、卖世界”的大营销格局。加大电子商务政策扶持力度,筹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推动网络市场和实体市场共同发展。

  努力提升旅游、文化产业。深入落实《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旅游综合体和高星级酒店建设,增强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积极引进旅游大企业大集团,推进东南花都、南靖土楼、白塘湾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景区创建4A 、5A级旅游景区,形成龙头带动效应;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重点打造10个以上乡村游示范点;加强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做大旅游购物市场;以厦深动车开通为契机,深化区域旅游协作,加强旅游营销,推介精品线路,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加强文化市场建设,积极推进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项目和工业设计、产品包装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增强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

  (四)注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发展八大优势产业,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形成集中连片、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产业带。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佳”、“十优”评选,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化“五新”推广,扶持种业发展,建设10个食品加工示范区、10个农业“五新”推广示范基地和10个省级新品种核心示范片。提升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省级农民创业园,支持各县(市)创办农民创业园。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区)、示范乡镇,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筹建区域性农产品检测中心,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条。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九龙江防洪工程、枋洋水利枢纽、古雷引水工程、市区第二水源、东山岛二水源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7个重大水利项目和271个农村水利项目,抓好3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年投资力争超过20亿元。实施设施农业提升工程,新增设施农业2.85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8万亩。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深入推进5个省级重点县和一批重点镇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抓好菜篮子工程,加大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设力度。推进新一代气象雷达项目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保障工程。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努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乡镇“三农”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发挥驻村干部、农村“六大员”等骨干服务力量作用,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结对帮扶,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五)注重提升城市化、城镇化水平

  强化规划引领。编制规划导则,构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支撑体系。坚持“四规合一”,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加快漳州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成果编制和报批,抓紧修编和完善城市景观、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漳州水城、森林城市、夜景工程、城区防涝等专项规划,修编395个村庄规划,抓好控规单元规划编制,实现中心城区和省、市试点镇控规全覆盖。组织实施《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发展规划》,抓紧编制各专项规划。

  完善城市功能。继续实施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和“十大工程”,加快推进碧湖生态园、圆山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深入开展内河综合整治和城乡环境“点线面”综合整治,实施城市彩化亮化工程,提升拓展郊野公园建设成果,建设荔枝海公园、水仙花公园和一批城市片林,持续提升城市绿地率。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质,彰显现代文化气息,加快“三馆一中心”、漳州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文化创意园规划建设,举办“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打造城市文化平台。新建一批道路,打通“断头路”,改造优化交叉路口,完善城市路网。加强道路交通组织,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新增150辆新能源公共汽车,新建一批立体停车楼、停车场,开辟一批市民活动广场,着力解决市民行车难、停车难和活动空间小等问题。加快打通中心城区与县域之间快速通道,推进漳华路、圣王大道等道路建设,畅通人流物流。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兴业态,增强产业支撑。

  加快县域发展。研究出台差别化、具体化扶持政策,拓展县域发展空间。统筹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品”发展格局。引导县城拓展新区、改造老城、完善功能、彰显特色。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健全扶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落实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各项优惠政策,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政策,扩大中小企业质押融资规模;引导企业靠大联强,鼓励开展兼并重组,培育壮大一批民营大企业大集团。

  创新体制机制。支持东山、长泰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统筹安排户籍、土地、财税、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体制、政策、利益调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从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盖,从城市社区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促进公共资源均衡化配置。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数字化城管项目建设,开展“六项专项整治”,依法拆除违法建筑,规范提升广告管理,组织“六个一批”评选活动,打造规范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深入研究同城政策,积极争取厦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优惠政策向漳州延伸。

  (六)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化漳台合作。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鼓励台商创业和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维护台商合法权益,支持在漳台商发展壮大,加强两地产业园区对接合作,推动台湾石化产业、高新技术、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等产业组团式转移。挖掘祖地文化、宗亲文化内涵,加快建设一批对台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拓展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动漫游戏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积极承办海峡论坛活动项目,扩大青少年、文化教育、民间信仰、特色乡镇、族谱对接等基层、民间交流。

  扩大外贸出口。继续实施鼓励扩大出口的扶持政策,完善重点外贸出口企业联系和对口帮扶机制,加快出口退税速度,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努力扩大外贸出口。支持企业参加出口企业信用保险,扎实推进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省级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一批出口型生产性项目投建投产速度,注重品牌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大型展会,努力拓宽营销渠道,拓展外贸市场。

  创新资本运作。支持九龙江、福建漳龙、城投、交通运输集团等国有融资平台做大做强。积极运用BT、BOT、融资租赁等方式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建设;鼓励发行集合债、建设债券、中短期票据等,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信贷支持,确保新增贷款200亿元以上。支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争取更多海内外金融机构入驻。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力争新增上市企业6家。完善政府资金统筹机制,继续扩大政府预决算公开范围和内容,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推进各项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效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动市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高位嫁接央企、大型国企。继续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引进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进一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认真组织实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七)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漳州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步伐,确保2013年底全市50%的县(市、区)达标。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六大森林工程”、“四绿”工程和城市生态绿化等建设,完成造林绿化40万亩以上。继续实施“碧海银滩”工程,推进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区、无人海岛、重要湿地、沿海防护林、“三沿一环”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强制性保护,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目标,以新农村示范村和村容整治示范村为重点,把村庄当作景区、景点来规划设计,努力建设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引导人畜分离、雨污分流、垃圾分拣、生产与生活分开,深入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深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整治提升蘑菇房。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和“造福工程”,落实3个省级重点县、37个重点村扶贫开发任务,扶持财政困难县、库区移民后发地区、老少边贫地区和民族乡村加快发展。

  提高综合整治水平。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各类污染防治。扎实做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健全河道采砂长效治理机制,确保九龙江流域(漳州段)Ⅲ类水质和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制定PM2.5监测方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突出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监管。持续推进餐饮油烟、生活噪声、建筑工地粉尘等专项治理。

  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认真落实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等制度。抓好十大重点领域节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按期完成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加强重点行业脱硫脱硝设施监管,确保达标排放、有效减排。积极推广LED节能灯等绿色产品,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狠抓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治理,提高工业废水和重点乡镇污水、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能力。

  (八)注重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万人以上。推动社保、医保、低保提标扩面,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力争住院政策补偿比达到75%,住院最高封顶线不低于10万元。完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市财政安排1400万元补贴全市村主干。加快推进金保工程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10859套,争取建成或基本建成7400套。抓好乡镇养老院、农村“幸福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机构建设。保障妇女、儿童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慈善、红十字和残疾人事业。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有计划地解决社会事业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实施医疗卫生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问题。开展“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年”活动,推进十大重点卫生医疗项目建设,新增床位2000张、卫技人员1000名以上,培训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4000名以上。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实行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做到住院费用即时结报。继续推进药品零差率销售,努力实现全覆盖。坚持计生基本国策,深入开展“生育文明•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推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城市新区倾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新开工建设80个校安工程和18个城区中小学扩容工程,新改扩建42所公办幼儿园,更换国标校车57部。加快市实验小学古雷开发区分校建设,筹办漳州一中初中部,创建10所省级示范性特色高中学校。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持续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做大做强职业技术教育,扶持特殊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发展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市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壮大文化队伍,繁荣文学艺术创作。积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加强闽南文化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认真筹备第十五届省运会,加快体育场馆和接待酒店建设,加强体育竞训人员培训,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建设和训练任务。精心办好第十二届市运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同步发展。继续抓好第二轮修志工作,支持市档案馆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

  (九)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发挥维稳“三支队伍”作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工作制度,畅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网络虚拟社会的服务管理,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六五”普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巩固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公共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动员、民兵预备役、海防、打私、人防工作,深化“双拥”共建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作。

  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致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努力为全市人民安居乐业和广大投资者创业致富提供优质服务。

  以执政为民的追求让人民更满意。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抓起,重点实施2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方便的出行、更优美的环境。

  以高效务实的作风让人民更满意。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精简会议活动,改进文风会风,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全面推行“马上就办”,让企业、基层和群众少跑腿、少受累。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持续治庸治懒治散治奢,确保在岗在位在状态。完善绩效评估,严肃行政问责。

  以规范透明的制度让人民更满意。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规范行政裁量权并加强后续监管,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强化政府层级监督和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深化电子政务和信息公开,创新网络问政平台管理模式、运用模式和建设模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让人民更满意。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公务卡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更加重视预防腐败,推动监管制度嵌入管理流程,做到源头介入、过程监督,切实防止权力寻租,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大指引我们踏上新的历史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创业创新、又富又美的新漳州而不懈奋斗!

更多关于 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的新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更多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