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连心网

首页 >  统计公报 >  县级统计公报 > 正文
平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平邑县统计局

2012年5月9日

2011年,全县各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扎实工作,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9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2.3%,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0亿元、83.9亿元和74.06亿元,按可比价分别增长3.7%、11.3%和17.4%,三次产业比例为16:44.6:39.4。

二、农林牧渔业

2011年,全县各级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2.5亿元,增长8%。其中,种植业 35亿元,增长8%;林业0.31亿元,增长5%;畜牧业14.8亿元,增长9%;渔业1.1亿元,增长1%;农林牧渔服务业1.3亿元,增长10%,各行业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66.7%、0.6%、28.2%、2.1%和2.4%。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0.1万亩,比上年增长0.6%。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8.14万亩,增长1.8%;油料播种面积29.1万亩,增长5.1%,蔬菜播种面积17.7万亩,增长2.9%,其中土豆8.3万亩,增长9.3%,大蒜6.5万亩,增长15.6%;烤烟播种面积2.3万亩,减少2.2%。全年粮食总产量37万吨,比上年减产0.18万吨,减少0.5%,其中夏粮总产量12.9万吨,比上年减产0.18万吨,减少1.4%,秋粮总产量24.1万吨,同上年持平,其中玉米16.3万吨,比上年增产0.3万吨,增长0.3%。油料总产量8.85万吨,比上年增产0.7万吨,增长8.7%。蔬菜总产量37.2万吨,比上年减产1.7万吨,减少4.4%,其中土豆产量17.9万吨,增长17.8%,大蒜产量11.6万吨,增长48.7%。水果总产量18.02万吨,减少1.53%。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年末生猪存栏39.4万头,牛存栏1.5万头,羊存栏38.4万只,家禽存栏842.7万只。全年生猪出栏54.8万头,增长4.41%,牛出栏1.4万头,增长6.5%,羊出栏50.6万只,增长9.7%,家禽出栏2076.6万只,增长9.5%。全年肉类总产量7.5万吨,增长13.6%;奶类产量0.4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3.7万吨,增长2%。

林业平稳发展。全年新造林面积2721公顷,新育苗333公顷,义务植树196万株,四旁植树296万株。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6%,林木蓄积量126.2万立方米,干果总产量2.13万吨。

渔业生产发展良好。2011年末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2万亩,水产品产量为1.3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全县年末耕地总资源83万亩,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6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7%。农用运输车0.83万辆,拖拉机3.38万台,化肥施用量(折纯)4.3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11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6.85亿元,增长4.3%。全县2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91亿元,增长22.8%,完成工业总产值232.5亿元,增加值53亿元,分别增长28.5%和17%。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中成药4.6万吨,增长118.8%,罐头27.7万吨,增长36.6%,黄金2844.06 千克,增长23.4%,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总计6.8万吨,增长54.1%。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4亿元,增长29.4%。实现利税20.7亿元,增长36.9%,其中利润13.1亿元,增长39.1%。

重点骨干企业规模膨胀。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41家,合计实现销售收入112.1亿元,增长27.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8.4%,其中过5亿元的企业5家,合计实现销售收入47.7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1家,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有39家,合计实现利税10.6亿元,增长47.5%,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1.2%,其中过5000万元的企业2家,合计实现利税4.4亿元。利润过千万元的企业有11家,合计实现利润5.87亿元,增长5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4.8%。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7.1亿元,增长51.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发展到17家,完成总产值30.4亿元,增长56.1%,实现利润总额2.1亿元,上缴税金1.6亿元。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7.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县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以下简称规模以上投资)项目369个,完成投资额87.4亿元,同比增长24.1%。

分投资规模看,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个数为106个,同比多42个。其中,过亿元项目个数1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53.2亿元,同比增长184.1%,其中过亿元项目投资完成17.4亿元,同比增长156.8%。

分产业来看:2011年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亿元,下降82.3%,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0.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4.5亿元,增长27.6%,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4%,比去年上升了1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完成投资32.6亿元,增长24.6%,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3%,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

从投资区域和资金来源情况看:2011年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1亿元,同比增长8.3%,占比4.3%。2011年全年到位资金102.3亿元。其中,自筹资金为93.5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91.4%;国家预算内资金为1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

五、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兴旺。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亿元,增长1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83.7亿元,增长19.1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3亿元,增长18 %。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0.2 亿元,增长18.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7亿元,增长27.2%。

外贸出口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新增内资获权企业18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增长22.3%,51家出口企业实现出口总额1.6亿美元,增长25.9%。

六、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末全县注册私营企业1626家,注册资本25.6亿元,私营企业雇工25046人;注册个体工商户22235户,注册资本6.4亿元,从业人员68054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222家,实现产值211.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0.8%,其中,股份制企业10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16.5亿元,实现利润5.2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工业的50.1%和39.5%。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96个,新引进过3000万元项目43个,其中过5000万元项目40个,过亿元项目14个。2011年,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1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2.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交通运输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调整结构,强化综合交通优势,运输能力稳定增长,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经济增长和社会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县年末境内公路里程2372.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342万人次,增长30%,公路客运周转量13.6亿人公里,增长34%;公路货运量2506万吨,增长35%,公路货运周转量140.6亿吨公里,增长74%。

邮政电信业保持较快增长。邮政电信业务发展较快,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数据和多媒体业务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291.96万元,函件总量105.11万份,报刊杂志900.4万份。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2.13万户,比年初减少0.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7万户,比年初增加2.2万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77.8部/百人,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3.06亿元,增长12%。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68万人次,增长17%,旅游总收入32亿元,增长22%。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33亿元,同口径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0.67亿元,增长6.4%;营业税1.27亿元,增长21.7%;企业所得税0.48亿元,增长46.6%;耕地占用税和契税0.37亿元,增长11.4%;罚没收入0.43亿元,增长236.1%。全县财政总支出19.7亿元,增长28.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3亿元,增长18%;公共安全支出0.79亿元,增长12.2%;教育支出5.21亿元,增长31.1%;医疗卫生支出2.89亿元,增长74.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1亿元,增长7.4%;农林水事务支出3.02亿元,增长43.5%;住房保障支出0.49亿元,增长60.9%。

税收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国、地税收入8.94亿元,增长27%,其中,国税收入4.08亿元,增长11.2%;地税收入4.86亿元,增长44%。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8.7亿元,同比增加23.8亿元,增长22.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90.8亿元,同比增加14.4亿元,增长18.9%;各项贷款余额77.6亿元,同比增加15.7亿元,增长25.4%,其中短期贷款57.3亿元,比年初增加9.8亿元,中长期贷款18.1亿元,比年初增加5.1亿元。

保险业平稳发展。2011年末全县共有19家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12家,人寿保险7家。全年财产保险费收入1.15亿元,赔保支出0.51亿元。全年人寿保险费收入2.99亿元,赔付支出0.12亿元。

九、科技、文教、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2011年,全县积极贯彻科技兴县战略,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县共安排县级以上科技发展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1项,市级10项,县级7项。全县共获得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1项,其中市级5项,县级16项。技术市场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全县民办科研机构52家。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强。技术监督部门强化监督职能,在加强企业技术基础工作、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年共定点抽查企业230家,其中食品生产企业115家,检查产品960批次,其中食品716批次,共查处标准、计量、质量安全违法案件270起,立案处理270起,通过检查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文化事业繁荣。年末拥有乡镇文化站14处,村文化大院613处,电影院1个,全年举办文化广场活动12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150场次,群众参与人数19.6万余人。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县有广播电视发射塔1座,塔转塔1座,卫星收转站5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光电缆干线网络5000杆公里;模拟有线电视用户6.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5万户。

教育事业稳步前进。2011年,全县有幼儿园245所,在园幼儿1.86万人;小学156所,在校学生6.68万人;初中26所,高中8所,在校学生分别为4.02万人和1.7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42人,中等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0.26万人。2011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入学率82%。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末,县内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75处,其中二级医院2处,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处,卫生监督机构1处,专科医院4处(包括站、所),卫生学校1处,乡镇卫生院16处(中心卫生院5处),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31处,村级卫生室586处,厂矿企业卫生室31处,个体诊所2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825张,在岗人员5223人,其中县级医疗机构1760人(卫生技术人员1577人);乡镇卫生院1463人(卫生技术人员1372人),乡医2000人。诊疗人次427.27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1.7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99.74%,累计报销201万人次,报销总费用1.77亿元。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兴起,体育竞赛水平不断提高,举办了全县万人登蒙山比赛,我县自行车队在全国锦标赛上夺得1金、1铜,在全省锦标赛上夺得3金、6银、6铜,总分名列全省第一。

十、城市建设、气象、环保和社会治安

2011年,我县继续实施加快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进行城市绿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城市管理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得到加强,促进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县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173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6万吨/日,集中供热总量50.30万机焦,供热面积177万平方米。

气象检测水平提高。年末全县共有气象台站13处,2011年全年平均气温13.8摄氏度,较常年高0.3摄氏度;无霜期196天,日照2084.5小时;全年降雨量944.3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多201.6毫米,实施人工降雨8次。

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984.9万吨。工业废气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二级或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的100%。

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全年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2301件,同比下降31.2%。人民检察院立查职务犯罪案件23件23人;法院受理各种案件12350件,结案12336件;全县有律师事务所5处,专职律师25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30件。公证处1处,办理公证文书950件。人民调解组织800个,调解民间纠纷3860件。

十一、人民生活和人口

2011年,我县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县域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住户调查显示,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947元,增长18.7%。其中,农业收入3156元,比上年增加561元,增长21.6%,牧业收入345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28.6%,工资性收入4009元,比上年增加1071元,增长36.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18.4元,比上年增加874元,增长23.3%,其中食品支出1911元,比上年增加398元,增长26.3%,衣着支出305元,比上年增加96.6元,增长46.4%,居住支出890元,比上年增加194元,增长27.9%,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378.9元,比上年增加140.5元,增长58.9%。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全县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98台,洗衣机77台,电冰箱69台,热水器51台,电动自行车67辆,摩托车44辆,计算机2台,汽车16辆。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0元,增长14%。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年末全县在岗职工4.5万人(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和个体工商户),共发放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3.8亿元,增长23.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0733元,增长14.9%。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4516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47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以内。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县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净增2581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4.75亿元,支付4.3亿元。2011年,全县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万人、3.4万人、14.6万人、7.8万人、2.7万人。农村新农保参保人数48.4万人。

年末全县养老机构14家,床位2655张,年末供养2634人,其中集中供养1322人、分散供养1312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34人,发放城镇低保金1099.1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476人,发放农村低保金3377.3万元。社会福利企业6个,安置残疾人190人。

2011年末,全县总户数31.4万户,户籍总人口102.1万人,比年初增加1.05万人。

注: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值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价格缩减指数计算。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上一篇: 沂南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下一篇: 没有了...

更多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