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连心网

首页 >  统计公报 >  县级统计公报 > 正文
商河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体思路,以项目落实和环境提升为总抓手,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注1)

  一、综合

  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注2)128.2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0.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39.3亿元,增长1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508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10.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三次产业构成由2011年的31.9:37.5:30.6调整为30.0:39.4:30.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1.9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量较好。全年各项税收总额8.10亿元,增长1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6.3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5.30亿元,同口径增长2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1%,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0亿元,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1.7%。

  就业促进工程有序推进。2012年新增城镇就业3327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929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3.75%;建立5个创业孵化基地培训社会富余劳动力1159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8万元;开发110个公益性岗位,为253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金,引导各类用人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520人,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人数达到1210人。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6.46亿元。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07.4万亩。其中粮食166.4万亩,增长2.7%,全年粮食总产80.5万吨,增长4.1%,粮食单产达到484.0公斤/亩,增长1.4%;蔬菜28.4万亩,下降2.1%,蔬菜总产量91.2万吨,下降0.2%;棉花11.4万亩,棉花总产0.83万吨。造林绿化取得积极成果,完成造林合格面积4.1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3.16%。

  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2012年全县猪存栏38.76万头、牛存栏8.55万头、羊存栏23.33万头、家禽存栏为501.13万只;猪出栏67.63万头、牛出栏5.66万头、羊出栏42.33万头、家禽出栏为1056.35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8.0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3万吨,奶类产量达到0.7万吨,水产品产量1.0万吨(附表1)。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条件日益改善。201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2.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3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7%;农用拖拉机拥有量1106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69台;拖拉机配套农具18253台,其中,大中型农机具6498部;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138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675台;秸秆粉碎还田机械1272台。机耕作业面积为69.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2%;机播、机收作业面积分别为119.4千公顷、103.5千公顷,分别增长2.0%和54.0%。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县灌溉面积67.02千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1.52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9.80千公顷。

  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民生状况逐步改善。2012年全县36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全部达到建设标准,示范村经济发展,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全县农村道路改造工程共投入696万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3.2公里;投入1255万元新建农村桥梁8座。农村通自来水入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5.8%,城乡供水一体化率70%。各项惠农措施全面落实,财政强农惠农力度明显加大。2012年发放小麦补贴1132.0万元、良种补贴999.7万元、小麦综合补贴8979.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70万元。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落实经费5.19亿元,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2年,校舍改造项目30个,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12处乡镇卫生院均能发挥正常功能,256所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其中有237所村卫生室具备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资格,农村医疗服务功能得到了有效加强。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2012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工业增速曾一度出现下滑,经过努力实现企稳回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产值105.27亿元,增长19.53%;累计实现增加值29.46亿元,增长16.0%;产销率达到98.5%,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实现较快增长。2012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04.27亿元,增长17.5%;实现利税8.51亿元,增长26.0%;利润总额4.69亿元,增长38.6%。

  高新产值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值累计完成8.85亿元,增长28.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41%,比年初提高1.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服装653.23万件,增长66.41%;小麦粉46472吨,增长0.24%;纱91279吨,增长22.4%;鲜、冷藏肉99243吨,增长28.08%;日用玻璃制品81462吨,增长27.44%;饲料92563吨,增长153.63%;商品混凝土611705立方米,增长236.98%(附表2)。

  建筑业稳定发展。2012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7.95亿元,增长6.5%。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4家,完成总产值6.86亿元;实现利税5978万元;房屋施工面积62.40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1.7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2.88万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1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5亿元,增长10.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5亿元,增长18.2%。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3.5亿元,增长14.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5亿元,增长15.8%。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个,成交额10.9亿元。

  对外贸易增势良好,吸收外商投资发展平稳。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3727万美元,增长15.9%;实际利用外资1584万美元,增长6.1%。

  五、交通、通讯

  交通发展有序推进。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94公里,比上年增长8.1%。年末县内机动车拥有量94445辆,其中大型汽车2375辆,小型汽车41339辆。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2012年年末全县拥有载客汽车211辆,载货汽车5034辆;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469万人。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131万元,增长17.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74万元,下降14.7%;电信业务总量6679万元,增长24.0%;移动通讯业务收入12578万元,增长21.2%。在邮政业务中,邮政储蓄平均余额95708万元,增长37.5%。截至2012年末,全年城乡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2676门。移动电话用户436756户。年末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达71511户,其中住宅电话27954户,乡村电话用户42357户。国际互联网稳步发展,年末全县登记注册的宽带业务用户39522户。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57.98亿元,增长22.3%。其中:第一产业3.15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22.10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32.73亿元,增长37.3%。

  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县城南部综合区已初具规模。全年22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共完成投资14.02亿元,增长66.9%。全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74.55万平方米,增长7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59.31万平方米,增长72.3%。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全年销售各类商品房16.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4.5%。其中销售住宅13.94万平方米,下降59.2%。

  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2012年,全县保障房本年完成投资1534万元,住房施工面积12659平方米,竣工面积3500平方米。全县累计开工保障性住房141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48套,棚户区改造93套。竣工住房全部为公共租赁住房48套。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5.30亿元,增长20.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0亿元,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1.7%。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7.45亿元,增长13.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1亿元,下降13.4%;教育支出4.60亿元,增长24.6%;农林水事物支出2.62亿元,下降5.8%。

  金融存贷款余额继续增加。截止2012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90.2亿元,比年初增长27.3%,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1.6亿元,比年初增长29.2%;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2.1亿元,比年初增长19.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9.4亿元,比年初增长9.4%;中长期贷款余额18.3亿元,比年初增长29.8%。

  保险业稳步发展。2012年,实现保费收入 2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8.69%。其中,农业保费收入2500万元,增长44.8%,寿险保费收入16858万元,增长0.9%。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支付各种赔款及给付达9915万元,增长近三倍。其中:人身保险支出7643万元,增长九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全面展开,承担种植、养殖业风险责任金额 5亿元,受益金额大幅提高,达到 1300万元,增长73.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各类在校学生7.02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74人,普通中学在校生2.85万人,小学在校生4.01万人。年末专任教师4573人,其中:职业教育学校130人,普通中学1881人,小学2562人。

  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稳步发展。全年实施各类科研计划 19项。受理专利申请257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8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85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134项。专利授权7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8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61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全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10.96万户。

  医疗卫生事业平稳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6处。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处,乡镇卫生院12处。卫生从业人员1733人,其中县级医疗单位1100人,乡镇卫生院551人。村卫生室336处,乡村医生927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年举办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象棋比赛、全民健身大展示等大型群众活动18次,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3级社会指导员60人,被山东省体育局授予2012年度“先进单位 ”。

  十、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县城南部新区初具规模,城市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2012年,全年共完成城市基础建设投资6.4亿元,增长16.1%。2012年是“项目落实和环境提升”年,我县集中优势力量,全面推进济乐高速公路、德大铁路建设,继续加大商中河景观整治、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及交通信号设施等基础设施环境、生态环境、城市环境建设。实施了商河汽车客运站建设,深入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新型出租车和城市公交车运营正常,城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淄博嘉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河分公司、山东宝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旭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泰商诚置业有限公司等21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商河南部居住区,特别是一些高层住宅陆续落户,有力地改善了我县居民的居住环境。开工建设商河县图书馆,继续实施2012年集中供热续建工程建设,城市功能逐步健全。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门前三包”等城市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公共设施维护、环卫保洁、交通管理、乱搭乱建和占道经营整治,城市秩序明显好转。道路养护保洁工作成效明显,县城道路保洁率达到100%。年末全县绿化覆盖率达到42.6%,建成区绿地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61平方米。城区路灯2712盏,增加109盏;全年拆除违章建筑4895平方米,改善了人居环境,城市总体形象发生质的变化。

  公共事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城乡供水一体化总量252万立方米,供水总人口达到45万人,年末城乡供水一体化管道长度105公里;农村饮水工程进展顺利,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50.08万人。全县全社会用电量7.9亿千瓦时,其中居民生活用电1.6亿千瓦时。

  环境质量开创新局面。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达标运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率先在全市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标率均为100%;

  十一、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2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257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637人,比上年增长1752人。全县职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9331人,比上年增加2747人。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938人,比上年增长3344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400人,比上年增长40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8100人,参保率达到98.4%。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2年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2.79万人,参合率达到100%,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00元,其中:农民人均筹资额6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7%,全年共补偿支出新农合基金17935.84万元,受益农民47.9855万人次。

  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低收入困难群体生活得到保障。城、乡低保救助标准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分别达到了月人均360元和年人均2300元,保障对象达到17875人,其中:农村16379人,城镇1496人,保障面达到了2.9%,覆盖率100%。开展了多项慈善救助活动。筹措资金7万余元,救助应届大学生36名。在“过节补助” 活动中,为全县城、乡低保家庭发放过节费413万元。为2702余名优抚对象缴纳参保、参合资金60余万元,减免、报销医药费54万元,发放门诊医疗补助金35万元,2012年,医疗支出总金额为203.3万元,切实解决了优抚对象医疗难的问题。应急救助规模扩大,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16万元,救助和资助居民20621人。全年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35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状况良好。全县共有敬老院12处,敬老院床位数达1972张,各乡镇敬老院配备多功能护理床24张,多功能学步车12辆。五保供养工作得到加强。2012年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年人均4200元和2600元。

  残疾人事业取得良好进展、康复水平切实提高。以保障和服务并重,巩固和提升并举为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各项残疾人工作,残疾人事业取得良好进展。全年免费培训残疾人700余人,为精神类残疾人实施免费服药或免费住院324人(次);为100余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为3名残疾儿童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手术;为17名肢体残疾人实施假肢安装或维修;为15名残疾儿童进行矫治手术筛查,实施免费矫治手术10名;为1000余名肢体残疾人进行免费康复训练。利用“全国助残日”等残疾人节日,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为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拐杖等康复器材近8000件。为1208名重度贫困残疾人发放了生活补贴,为1761名农村重度残疾人免费加入新农保。为2565名贫困残疾人发放了新农合缴费补贴,为30余名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大病救助。深入开展“温馨安居工程”,筹资60万元,为75户贫困残疾人发放危房改造补贴。开展“无障碍进家庭”活动,为68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十二、“平安商河”建设

  平安商河建设成果斐然,居民安全感逐渐提高。2012年全县群众安全感测评达到97.7%,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12年刑事案件立案213起,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796起,全县受理社会治安案件6694起,查处社会治安案件6667起。

  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7起,死亡人数10人,伤39人,造成各项经济损失11.67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8人,下降35.0%;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5起,死亡10人,伤39人;火灾事故52起。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均衡增长。2012年,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62.47万人,比上年下降0.92‰。男女性别比例为102.73:100。全县人口出生率14.11‰;人口死亡率10.53‰,人口自然增长率3.58‰。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497元,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101元,增长9.41%。农民人均纯收入9457元,增长13.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83元,增长18.0%。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观。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5.63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1.52平方米,增加1.35平方米。

  注:

  1、2012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商河统计年鉴---2013》为准。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

更多关于 商河县统计公报 的新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更多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