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_连心网

首页 >  工作报告 >  县级工作报告 > 正文
临海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3月5日在临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临海市人民政府市长蒋冰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临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困难的经济形势,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实现千年古城新崛起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三大示范区建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5.7亿元,增长8%;财政总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10.6%;外贸自营出口总额22.9亿美元,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6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915元,均增长1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6.9‰。

    (一)沿海开发全面提速。头门港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1亿元,口岸开放列入国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疏港公路、头门作业区一期工程加快推进,北洋涂一期围垦工程竣工。头门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浙江豪情汽车迁建项目加快推进。成立了头门港港务公司和头门港招商局。临港新城康居工程、白沙湾海岸带整治一期项目进展顺利,南洋涂围垦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红脚岩国家一级渔港投入使用。83省道新线建成通车,74省道南延临海段建设顺利推进,金台铁路头门支线纳入全线规划。沿海引水工程建成通水,西湖水厂一期工程完工。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走在台州前列。

    (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0亿元,增长6.2%。医化园区被列为首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省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示范试点和省级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基地,拟上市企业集聚区和小微企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启动建设。坚持“抓大、扶中、育小”,实施浙江豪情汽车、华海药业“一企一策”,新增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企业1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新增拟上市企业9家、成长型小企业13家。推进科技创新,签约军民科技合作项目12个,新增创新载体26个。实施品牌战略,新增“华海”、“羊岩山”、“南亚”3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成功创建台州市质量强市。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完成牛头山水库水源地水质安全隐患整治,推进电镀企业整治搬迁,关停金属熔炼企业62家;实行能耗“双控”,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通过了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5亿元,增长6.5%。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6个、面积2万亩,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新增括苍山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5个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国家级出口西蓝花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863”计划项目柑橘信息化精准管理示范基地。新培育全国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7.4亿元,增长9.9%,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9.8%,提高了1.8个百分点。靖江商务区被列为省第二批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市农信联社改制为农商银行,“银村通”实现全覆盖,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14.7亿元、贷款余额402亿元,分别增长8.5%和13.2%,我市被列为省首批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成功举办首届户外家具及庭院休闲用品展览会,古城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不断推进,旅游总人数83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7亿元,分别增长16.9%和29.5%。

    (三)扩大投资成效明显。开展“大干二季度”、“突破三季度”、“决战四季度”活动,狠抓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4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性投资90.6亿元,增长14.8%。253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97个、竣工投产31个、按期推进113个。积极破解要素制约,完成供地3774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462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124亩;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新增工业性贷款18.2亿元,重点工程项目融资10.6亿元,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二期企业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发行15亿元。实施“回归工程”,到位台州市外资金22.8亿元,其中省外资金14.8亿元;召开首届临海商人大会,签约项目40多个。

    (四)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实施“813”城市建设计划,推进118个城市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5.8亿元。巾山西北角拆迁、紫阳街南段区块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粮油综合批发市场建成,城防二期工程加快推进,银泰城市综合体、总部经济商务区2幢大楼、博物馆和规划展览馆、广电传媒中心、实验幼儿园(暂名)、柏叶路跨洛河大桥、灵江二桥拓宽、江滨西路北段等工程开工建设。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2.5万平方米,完成城市道路改造9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4.3万平方米,完成5个小区和13个农贸市场改造。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杜桥小城市加快培育,白水洋新区开工建设,东塍、桃渚等集镇建设不断推进,永丰、汇溪集镇建设有新的进展。出台加快西部发展的扶持政策,方溪水库环库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建成省级村庄整治村162个、康居工程实施村63个、森林村庄47个,完成平原绿化9126亩、沿海防护林2921亩,河头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森林城镇。美丽乡村创建扎实开展,我市被评为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市。

    (五)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支出34.6亿元,增长8.1%,其中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保支出分别增长23.1%、24%、13%和18.8%。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国有民办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实施义务教育“阳光招生”政策,新增省标准化学校11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我市被确定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市,台州府城墙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紫阳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成功举办古城文化节。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实施十大民生工程,较好完成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任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162人,帮助3259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继续提高。经济适用房主体工程完工,公共租赁房加快建设,完成农村住房改造5829户、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210户。成功创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人口计生“双基工程”深入实施,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取得积极成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推进,治安、刑事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有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区矫正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妇女、儿童、老龄、老干部、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不断进步,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打私海防、双拥等工作扎实开展,统计、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六)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194件人大代表建议、363件政协提案全部办复。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并联审批、全程代理代办制度,缩短审批时限,319项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时限从22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开展减轻企业负担“阳光行动”,兑现各类奖励补贴3亿元,减免各类税费2.8亿元。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市建设项目资金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有效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领导干部廉政风险干预,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外来建设者,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临部队官兵和各级在临单位,向关心支持临海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部分经济指标没有达到年度预期目标;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转型升级速度不快;征地拆迁难度加大,部分重点项目进展缓慢;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保障民生的任务非常艰巨;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管理亟需创新;政府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反腐倡廉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二、2013年主要目标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千年古城新崛起奋力推进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三届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加快主攻沿海,加速创新转型,加大城乡统筹,加强民生保障,克难奋进,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奋力推进三大示范区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千年古城新崛起而努力奋斗。

    建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外贸自营出口总额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沿海开发。坚定不移主攻沿海,围绕2014年头门港开港目标,加快港口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完成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临海分区总体规划、临港新城启动区块控制性详规、港区产业城城市设计、头门港区近期发展规划,启动头门岛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二是加快港口建设。努力完成投资13亿元以上。完成头门岛南围堤工程,加快疏港公路及跨海大桥建设,动工建设首座3万吨级兼靠5万吨级码头。加强区域港口合作,探索港口运营模式。做好口岸开放工作,争取确定水陆域开放范围。继续做好头门岛政策处理工作,推进北洋涂二期围垦、头门岛北侧一港池南岸成陆工程前期工作。三是夯实产业基础。推进头门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北洋大道、枫林路和沿海大道路基工程,启动北洋涂一期涂面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浙江豪情汽车迁建项目建设。加大头门港区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推进红脚岩国家一级渔港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四是加快临港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白沙湾海岸带整治项目一期、临港新城幼儿园工程,加快新城道路网一期、康居工程建设,动工建设白沙湾标准海塘、污水处理厂一期扩建、临港热电工程。五是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74省道南延段工程建设,动工建设83省道东延杜桥至白沙段工程,争取动工建设沿海高速公路临海段,做好金台铁路头门支线项目前期工作。

    (二)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扩大实体经济规模,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2%。一是做大平台。加快沿海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抓好省级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推进拟上市企业集聚区建设,做好牛头山水库向临海南工业集聚区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实施“腾笼换鸟”、“零地技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好产业、好项目腾出发展空间。二是做优产业。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医化企业搬迁入园,全力实施医化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做好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引导医化产业向制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展休闲用品产业集群创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建设休闲用品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引导休闲用品产业向自主设计、品牌营销方向发展;促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新型建材、电动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筑业发展,争取产值突破300亿元。三是做强企业。加大骨干企业扶持力度,研究制定伟星集团、永强集团等骨干企业“一企一策”;深化企业上市工作,争取新增上市企业1家;深入实施成长型小企业培育工程,新入选企业12家;做好“个转企”和小微企业上规模工作。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开展“四减两提高”活动,加快技术改造,争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产业工人培训,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深入实施品牌战略,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创新农作制度,推广水旱轮作、粮经轮作、稻田养鱼等新型种养模式,鼓励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畜牧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巩固提升柑橘、茶叶、杨梅、西蓝花四大主导产业,扩大草莓、葡萄、蓝莓、油茶、对虾等新兴产业规模和效益。做好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二是加快农业“两区”建设。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8个、面积2万亩,推进24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严格依法保护耕地,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三是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流转9000亩。完成农民劳动力素质培训8800人。新培育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台州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新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年产值亿元以上农业企业2家、5000万元以上农业企业10家。四是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7万亩。加快方溪水库库区配套工程建设和移民动迁安置,加快大田港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完成括苍马横溪、永安溪小海门段、始丰溪河头段治理工程,加快大田平原排涝一期、灵江流域治理独流入海和东部平原河网治理工程前期工作。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提升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一是推进旅游业大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大培育发展力度。树立大旅游产业理念,发展全域旅游。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机制。研究出台加快旅游业发展扶持政策,有序推进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探索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文化旅游、养生旅游、运动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加快古城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桃渚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推进牛头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做精农家乐品牌。深化区域合作,加强旅游活动和产品策划,扩大“北有平遥、南有临海”品牌宣传。二是加强专业市场培育。研究出台专业市场发展规划,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区域性专业市场。建成浙东休闲家居城,整合提升江南钢铁市场。继续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建设新区中心菜场。三是加快发展新兴业态。发展会展经济,开展特色产业展会研究,举办第二届户外家具及庭院休闲用品展览会。发展现代物流业,抓好大田区块物流项目建设,启动东部物流中心建设。培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全面提升商贸业的发展水平。四是创新金融发展。深化省金融创新试点市和省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争取新引进1家银行机构,新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推进“丰收小额贷款卡”、“农源保”扩面增量;加强民间资金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五)提升城市和集镇建设水平。牢固树立精品城市建设理念,着力把城市做美、做精、做优,提升城市品质。按照“一城五组团”城市框架,深入实施“813”城市建设计划,推进城市综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引领。完善、深化城市规划设计,完成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努力实现城市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强化城市规划管理。二是推进府城保护开发。把台州府城的保护开发放到重要位置,加大推进力度。全力做好台州府城墙“申遗”工作,开展城墙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巾山西北角改造工程,实施紫阳街南段片区和路街沿线改造,启动巾山东北角拆迁工作,继续做好府城东城墙修复和紫阳道观复建研究工作。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三是加快实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加快总部经济商务区、博物馆和规划展览馆、广电传媒中心建设,启动客运中心迁建、文化艺术中心剧院项目建设。完成灵湖引水工程和滨湖西路沿岸景观绿化工程,加快临湖邀月景观工程建设。加快建设银泰城市综合体,动工建设鹏雕东南角地块、鹏雕转盘改造和靖江广场工程。完善新区道路框架,接通“断头路”。完成临海大道江南段、城防二期西段及景观工程,建成柏叶路跨洛河大桥,动工建设大洋路跨洛河大桥和河阳路道路桥梁工程。加快灵江二桥拓宽和江滨西路北段工程建设,启动建设靖江北路降坡工程。完成20万平方米绿地建设和高速公路临海北道口景观改造。抓好城区亮化工程和雕塑工程,推进三江湿地公园建设。四是深化城市管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三改一拆”工作,加快旧城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违法建筑拆除。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实施城市“治堵”工程,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推进老城区道路交通改造,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五是加快小城市和集镇建设。杜桥镇要深入实施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松山区块、浙江国际眼镜城、城市商贸综合体建设。白水洋镇要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厂,推进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商住小区等项目建设;东塍镇要完成南北大道建设,启动75省道至铁路站场连接线工程;桃渚镇要加快镇区“东改西拓”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旅游名镇。汛桥、沿江、上盘、涌泉要立足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集镇功能;尤溪、小芝、括苍、河头要提升集镇形象,彰显山水生态特色;永丰、汇溪要坚持规划引导,加快形成集镇框架。大力支持西部发展,推进区域互动共荣。

    (六)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抓项目、抓作风的主题,着力突破难点,加大有效投入。一是狠抓项目推进。坚持“一线工作法”,强化项目团队攻坚,推进244个市级项目建设,加快118个市级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性投资100亿元以上。全力突破征地拆迁难点,切实加强群众工作,坚决打击恶意阻扰重点工程建设行为。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大力实施低效工业用地“优二进三”,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000亩以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600亩以上,争取供地2500亩以上。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争取信贷投放增量,努力破解企业、重点项目融资难问题。完成500千伏三门核电至回浦双回线、220千伏临洋线工程,动工建设110千伏柏叶输变电工程。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产业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及时评估修订招商政策,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严格实行考核制度,落实工作责任。突出重点项目、工业项目和定向招商,重点包装一批有影响力的招商项目,精心组织招商推介活动。深入实施“回归工程”,支持浙商创业创新,进一步做好临海商人大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工作。

    (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入开展“811”生态文明专项行动,着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整治涉重行业,启动中部电镀企业整合入园,深化熔炼行业整治,加快印染、化工、造纸、制革等行业整治提升。开展医化园区大气预警体系建设国家环保部试点,做好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工作。开展“四边三化”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全面开展以截污、防洪、饮用水源安全、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江南污水处理厂建设,做好江北污水处理厂搬迁前期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灵江流域采砂行业整治;加强牛头山水库等水源地保护。二是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能耗“双控”管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严格产业准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亩均投资强度和产出率。推进低丘缓坡开发和低效园地改造,争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2000亩。积极开展“坡地村庄”试点。做好粘土砖瓦窑关停工作。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抓好西线,提升东线,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做好村庄整治、康居工程和清洁家园工作,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建设“森林临海”,完成沿海防护林3700亩、平原绿化7000亩、村庄绿化100个,创建国家级生态镇2个、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5个。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完成70个经济薄弱村的转化。

    (八)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建设教育、文化、卫生强市,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一是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市、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和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幼儿教师持证率,加快市实验幼儿园(暂名)建设,努力实现镇(街道)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实施“百校达标”工程,创建省标准化学校20所,启动建设大洋二小、鹿城小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促进高中教育特色内涵发展;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加强职教“双师型”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开展职业教育发展专题研究,办好民办教育、老年教育和特殊教育。全力支持台州学院和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临海发展。二是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实施文化惠民计划,举办第七届农民文化节和“崇和大舞台”活动,开展“文化大篷车”下乡活动;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启动新书城文化综合体建设,建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启动建设国家级板球训练基地。加强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志、科普等工作。三是推进卫生强市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妇幼保健院迁建,研究确定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建设发展方案;继续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加强镇(街道)卫生院建设;创建台州市卫生强镇3个、台州市卫生镇2个;全力支持台州医院在临海发展,做好台州医院新院区、恩泽产业基地、恩泽医学院建设有关工作。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同时,加强统计、气象、慈善、红十字会等工作,重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老龄、老干部、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九)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临海”建设,建设平安和谐城市。一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入实施“五费合征”,继续推动社保扩面提质。加快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二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化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可追溯工作,开展生猪定点屠宰清理整顿工作。动工建设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交警指挥中心和消防大队营部迁建工程,启动看守所迁建工作。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打私海防等工作。开展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三是强化基层管理服务。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试点工作,加强村级“三资”管理,推进“阳光村务”。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深化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完善劳动争议处置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无欠薪临海”。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机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十)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群众增收方面,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700人以上,帮助2800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巩固100个低收入农户增收平台、新增20个增收平台,转移安置山区贫困人口1200人。社会保障方面,新增养老保险参保1.55万人、医疗保险1.6万人、工伤保险1.6万人、失业保险9000人、生育保险6000人,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0%和13%。完善300家空巢老人帮扶服务中心,新增养老机构床位530张。特殊救助方面,对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困难家庭,其成员患尿毒症、儿童白血病等八大重特大疾病,医疗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50%;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达50%以上。为171名贫困残疾人开展“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服务。交通改造方面,着力缓解城区交通拥堵,新建、改建市政道路11公里,新建城市绿道3公里,新增停车位125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10个。完成农村道路安保工程50公里,整治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点15处。住房保障方面,建设公共租赁房三期750套,实施2个旧小区改造,完成改造城市旧住宅200套、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100户。启动38个康居工程实施村。城乡供水方面,实现城乡居民饮用水监测全覆盖,完成100个村分散式饮用水消毒设施安装和30个村饮用水改造提升,实施西部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动工建设西北水厂。食品安全方面,开展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整治,创建2所台州市饮食放心示范学校,提升7所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量化等级,创建5家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教育卫生方面,新创建7所等级幼儿园,改造9所中小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学生接送公交车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改造7所卫生院,培训基层卫生人员330名、红十字公益性应急救护员1800名。继续实施35周岁至59周岁农村妇女 “两癌”免费筛查。公共文化方面,建成3个台州市级全民健身广场、2个镇(街道)图书分馆、20个村级文体广场、300个城乡便民党报阅读栏。继续开展下乡送演出、送图书、送电影活动。便民设施方面,完成828个行政村农家店信息化改造,拓展完善市民卡服务功能,继续抓好村便民服务中心、村邮站建设。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务实、高效、公正、廉政”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一)坚持解放思想,克难奋进。不断追求解放思想的新境界,坚决破除因循守旧、看摊守业的思想,始终保持敢于创新、勇于奋进、善于克难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争创一流、争先进位的工作理念,高标准、高要求地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不回避矛盾和困难,敢作敢为,善作善成,提高破题解难的能力,千方百计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二)坚持求真务实,改进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集中在谋发展、抓落实上。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转作风、抓落实、促崛起”活动,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把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营造立说立行、雷厉风行,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良好氛围。深化“三提”工程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尽力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和激励考评机制,加强工作督查,严格行政问责,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三)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各项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个严禁”,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切实解决各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切实降低“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市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千年古城新崛起而努力奋斗!

更多关于 临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的新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更多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
阅读排行